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郭彪
[导读] “少年强国说”说明了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基石,
        郭彪
        安徽省亳州市青云中心小学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摘要:“少年强国说”说明了少年学生是祖国的基石,是国家强大的基础保障,所以为了促进国家繁荣昌盛,促使我国学生综合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和管理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育改革后,国家也不断加大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扶持力度,并在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故而,教师就更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鉴于此,本文就将从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和渗透问题以及实施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极其悠远深厚的历史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国家。我国拥有的历史文明比现今其他国家都要悠久,其中许多闻名于世的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我国,同时还影响着其他国家。故而,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进一步推进文明进步,促进国家繁荣,为了向世界展现出我国特有的文化风骨,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教师就必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的重要意义
        语文科目具备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强化学生思想和品质习惯的重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传统优秀品质,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同时还可以强化爱国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重视传统文化教学,要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发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改革发展促使教师的教学重心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部分语文教师暂时没有良好的适应新教育模式,其教学理念尚未完全转变,以致于传统文化教育无法有效落实;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自身不具备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强,这也削弱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力度。因此教师就需要改革教学,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深挖教材课文,引入传统文化
        我国的语文教材课本中一直蕴含着大量的传统优秀作品,而随着教育改革之后,语文教材进行改版,教材内的传统文化作品大量增加,占比重大,这就体现出了我国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想要让学生感受学习传统文化,要利用传统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就可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可以积极引入传统文化。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是两首古诗,《村居》和《咏柳》,而在第四单元也有《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在第五单元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等古诗也是典型的传统文化。教师只要能够将这些知识点整合统计出来,并加强教育,仔细讲解,让学生能够逐渐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文化素养都可以得到提升。
         (二)重视古文教学,理解优秀文化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重视古诗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感受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感受古文化的韵律美,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就有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和寓言《守株待兔》。以讲述《守株待兔》为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ppt课件,以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图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看图猜成语。这些成语可以选自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然后再引入课文教学。由于《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虽然字数很少,但语言习惯与现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讲述一些词汇的古今异义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词汇的读写和意思,还要让学生学会断句,学会分析。最后再利用这个故事来引入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味想着不劳而获。
         (三)引导作文训练,发挥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哲理思想以及独特的文字韵律都是我国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以写作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运用,促使学生可以彻底掌握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以人教版三年级的《守株待兔》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述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来续写或改写故事,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出课文独特的文化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学是我国的基本策略,也是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部分小学教师在实施传统文化教学时并没有将传统文化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但只要教师能够更新教育理念,愿意深入挖掘语文教材课本,重视古诗文教学,并积极开展作文训练和各种实践型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传统文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就可以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秀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学周刊,2020(28):87-88.
        [2]陈娟.初探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J].学周刊,2020(28):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