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管玲燕
[导读]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文言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管玲燕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学   
        摘  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文言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更加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重视文学素养的提高,探索多样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地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困境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始终是一个重点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遭遇不同的困境。这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在理解时很容易遇到困难。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促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
1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
1.1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非常重视字词的解释。然后,还会要求学生翻译整篇文言文。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明确文章的主旨。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总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感知古代文学的魅力,也不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1.2教材参考资料的影响
        当前,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很多学生为了方便学习而购买。但是这些参考资料的质量有好有坏。一些学生经常会买到盗版书籍。并且,参考资料会翻译整篇文言文,也有教材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学生很容易依赖参考资料,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从而阻碍其探索能力的发展。
1.3学生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较低
        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掌握一些规律。因为大部分的知识点重复率比较高,而且很多文章都会使用一些虚词。但是不少文字和词语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含义。学生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遗忘语法规律。因此,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会感到吃力,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只能机械地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然后,翻译出的语句大多数是不流畅的,而且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学生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较低,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困境之一。
2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策
2.1重视朗诵训练,培养语感
        文言文中的很多文字不常见,学生很难记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朗诵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能够逐渐地掌握生字的发音,然后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同时,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发泄情绪,从而缓解学习方面的压力。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朗读时间安排在早晨。初中生一般都会有早读时间。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朗读作业,或者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例如,在朗读《岳阳楼记》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天气和季节而变化感情,从而体会岳阳楼不同的美景。
2.2鼓励小组学习,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互相讨论。小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的教师都只负责传授知识,而讲台下的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上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然而,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并且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互相交流想法,能够独立地解决很多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
2.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置一些灵活的问题,积极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在课堂上规定学生不能使用参考资料,必须独立地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不设置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想法,重视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提前搜索相关的资料,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教师自身提高专业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使用积极的语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爱莲说》时,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莲花的高洁品性,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对于莲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整篇文章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文中的情感,了解一些典故。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学习,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为文言文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分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开阔视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与教师越来越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耐心,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地引导学生,重视朗诵训练,培养语感,鼓励小组学习,激发兴趣。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学习,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挖掘有效的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爱上文言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何志平.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93)
[2] 蒋光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策略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2)
[3] 宋恒立.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24)
[4] 巩克峰.试论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  中华少年. 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