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云丰
重庆市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校 401120
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属于重难点教学内容,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在开展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遵循低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语文教学识字趣味性,通过加减、联想、游戏、插图、儿歌等趣味教学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以此起到事半功倍的识字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
前言:
识字教学是语文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以往传统识字教学法过于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且低年级学生刚步入学校校门,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上课行为过于随意,致使识字教学成效差强人意。为此,教师要想激发学生识字学习兴趣,就要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到语文识字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强化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
一、加减识字教学法
由于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许多汉字仅一笔之差,就会形成两个读音不同、字义不同的生字。为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趣味识字教学法中的加减识字法,让学生将生字通过加一笔或者减一笔的形式,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更多生字。例如:在学习识字《金木水火土》一课时,教师在教授学生学写“一”字时,为了增加学生识字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一”加一笔变成什么字?加两笔又会变成什么字?学生经研究讨论以后发现“一”加一笔可以组成“二”和“十”,加两笔可以组成“土”、“大”、“干”、“千”等生字。另外,随着学生识字量越来越多,教师在采用加减识字教学法时,还可以将形近字与该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结合,例如:“胖-月+亻=(伴)-亻+纟=(绊)-纟+扌=(拌)”。可见,加减识字法既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求知欲望,又能调动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使其在汉字加减法的练习中加深对汉字字形的理解与记忆,在提高学生学好汉字自信心的同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1]。
二、联想识字教学法
学习汉字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汉字予以灵活应用,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开展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趣味教学中的联想识字教学方法,创设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对所学汉字进行联想,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与记忆。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在采用联想识字教学法时, 可以采用提问教学方法,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跟随教师的授课思路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画》一课时,教师在教授“水”这个汉字时,“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水这个字吗?”教师提出问题以后,许多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在饭店卫生间中粘贴节约用水的标志;有的学生说在矿泉水水站中见过这个字;还有的同学说在饮料上见过这个字。
学生通过对日常熟悉生活的联想,不但加快学生识字速度,还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会组词,如“节约用水”、“矿泉水”、“水站”、“柠檬水”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自己所学习的生字灵活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使其懂得语文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2]。
三、游戏识字教学法
游戏是学生无法抵抗的活动项目之一,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为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其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中认识更多汉字。教师在采用游戏识字教学法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本课事先所要学习的生字制作成教学游戏课件,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形式为这些汉字进行组词。例如:在学习《雨点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下、人、三、雨、个、们这几个词的顺序打乱,然后让学生通过连一连或者点一点的形式,帮助这些生字找到属于他们真正的朋友。可见,游戏识字教学法既能让学生学会组词,还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提高语文识字教学成效,为学生今后学好语文知识奠定良好基础[3]。
四、插图识字教学法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倘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字义时,采用照本宣科的讲解方法,不但不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分散注意力。为此,教师在授课时应遵循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在识字教学初期运用色彩艳丽的教学插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减少学生上课分神、溜号等情况,将原本晦涩难懂的生字变得形象化,使其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变得具有生命力,从而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胜利的“胜”字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展示“V”字手势,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手势代表的意思,许多学生看到该张图片以后,纷纷说这个手势表示“胜利”,在学生团队以后,教师再将胜利的胜字显示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以此加深学生对该字的记忆。
五、谜语识字教学法
由于谜语生动有趣,朗朗上口,许多低年级小学生在反复诵读两遍以后,便会对该首谜语予以记忆。为此,教师在开展趣味识字教学时,可以采用谜语识字教学法,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或选择谜语时,应为学生选择通俗易懂,且能凸显汉字特点的谜语,这样学生在诵读谜语过程中就会加强对该字的记忆。例如:在学习“高”字时,教师就可以选择朗朗上口的谜语儿歌: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大口一张嘴小口往里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汉字是一件简单且又充满乐趣的事情,使其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喜爱语文,热爱语文,继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语文新课改要求,借助趣味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传统识字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其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识字量,为今后学好语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柳萍娟.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8(37):108-109.
[2]李新春.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中趣味教学运用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59.
[3]牟莉芬.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