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娱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城关中学 325500
摘 要:社会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变革,并且我国实力逐渐变强进而对国家的文化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对语文这一学科也更加的重视。语文科目是一个注重理解的科目,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通过阅读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再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写作表达出来,这样就达到了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完整的过程。高一阶段是学生初中与高中知识衔接的一个桥梁,所以这个阶段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
引言:
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学习成绩上。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高考的重大改革,高中语文与以往的要求变得大不相同。以往高考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熟练程度,而现在的高考则侧重于学生个人语文素养的考察。以往的阅读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部对高中教育的要求,所以为了达到新的要求,学校们必须要与时俱进,采用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对刚刚进入高中的高一新生展开全新的语文教育,为他们的高中语文学习生涯奠定雄厚的基础。
1、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价值
由于高一新生刚从初中阶段过度过来,所以还不能够摆脱初中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所以在高一阶段对学生开始进行思辨阅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阅读方式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具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方式,则侧重于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完成阅读任务。而新的方法侧重点在学生身上,让学生们自身主动热情的投入到阅读中去,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该方法最大的优势。老师们则在一旁对学生们进行解疑答惑,给学生们进行指导。让学生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进行一个被动的学习。并且,锻炼学生们在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之后,能够独立的揣摩作者的心思,理解文章想要传达的内容是什么,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更高的理解。要有自己的想法,跳出作者所划定的圈子,形成自己的理解思维。
2、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
2.1根据文本特征,合理地应用思辨性阅读教学
对高一的新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必须要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学生刚刚从初中阶段迈入到高中阶段,所以说领悟力还不是特别高,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由于阅读本身就是对一段文字进行理解,分析。
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先从学生的理解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在讲一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同学们自主的多读几遍,然后试着去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然后老师再进行系统的讲解,为学生们解疑答惑。再讲解中,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不懂的地方,和思维跑偏的地反。纠正学生的思维方向,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朝哪个方向思考,这才是关键。在思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重点,建立相关联系,不建议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分为几个板块各自进行。而是要有目的性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在讲解一篇文章时,例如:《沁园春—雪》的时候,在讲解之前,老师们要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让他们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背景。并且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对文章有更深层的了解。并且在学习中,老师要充当好指导学生学习的角色,尽量做到让学生们之间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因为高一时期的学生的思维都很活跃,所以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冲破传统的思维,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思维。
2.2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强化其思辨性阅读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以及他们以前的教育环境也不同,这两者的差异导致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以及理解能力上的差异。所以在对学生们进行思辨性阅读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关键的问题,并且要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并且,老师一定要铭记,对学生们进行该教育不是为了完全的纠正学生的思维,相反的而是要保留每个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这是思辨阅读能力培养的初衷。
2.3通过讨论分析,了解文章的思辨性
思辨性阅读,是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阅读方式。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阅读时要求学生思维开阔,站在不同的理解层次上阅读文章,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阅读。在阅读之后,通过自己的思维得到属于自己的知识。所以,为了做到多角度的学习。有时候单靠一个人的理解是不够的,所以老师们要鼓励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让学生们整合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发表。
3、结束语.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高一学生进行语文思辨性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和学校都要做出相应的努力。老师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懂得合理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并且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建立起有个性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薛淑娟.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式与价值审视[J].课程教育研究,2018(22).
[2]张豪.教学中思辨性阅读的策略选择——以《秋天的怀念》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7(7).
[3]张已.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