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议论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曾国雄
[导读] 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
        曾国雄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油田中学  广东 梅州 514400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语文课堂也随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理论如何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主要内容就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由于议论文题材的特殊性和处在初中这一阶段的局限性,这一部分的教学需要格外重视,教学方式上也需要作出一定的改革进步。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含义,对议论文教学进行设计总结,为从实践层面推动语文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议论文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最新提出的教育要求,是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具备的素养。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极主动的在实践中进行积累语言能力。语文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反映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是能力、情感、三观的综合体现。议论文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语文核心素养与议论文教学结合起来,从“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文化传承与理解
        什么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意义呢?这不仅要求学生要积极学习当代的文化,同时也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积累语文素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正确的理念和目标。
        议论文是一种常见文体,主要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来探究揭示事物的本质。作为初中作文、阅读理解的常考文体,议论文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的主体通常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往往观念犀利全面,能够发人深省,在观念和价值上能够让学生有新的认知。议论文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索,一些社会问题其实就在身边,学生却缺乏发现的机会。议论文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有探索人生和社会的意愿。这才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的。
        教师在确定讲述的议论文篇目时,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当下社会的关注议题,另一方面,需要突出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综合这两方面确定一个有文化、有价值、有思想导向的篇目。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也可以从课外文中选取,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教师在给学生讲述议论文背后的意义时,要重点讲其中蕴含的精神和现实意义,让学生从中汲取能量。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文素养的提升的表现主要从思维上表现。具备语文素养的学生具有分析、概括、归纳和辨识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文章的现象理清思绪,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转变思维,不能只是单纯地教授理论,同时也需要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议论文通俗点讲就是“讲事实摆道理”,用自己的观念和理据说服对方,学习议论文可以增长见解,丰富自己的见闻,而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思维提升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布置作文、阅读议论文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1选好篇章
        教师在选择精讲的议论文时,需要充分考虑文章是否能引领学生思考,在讲述文章时培养学生敢质疑、会有理有据的质疑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断创造。
2.2充分利用课堂
        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才是最重要的。在讲述议论文的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在讲述《慎独》这一论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允许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对材料修改提炼,从而能够更加严密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结合议论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授课方式上也可以有所改进,小组讨论、辩论赛这些方式都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3作业巩固提升
        通过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设计,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可以布置话题类的文章,比如:话说三国、评论史记和司马迁等,让学生对课外的知识进行掌握延伸,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增长见识。阅读课外书有助于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也可以布置“随感”类的题目,可以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去游览故居,写下自己的感悟。
        在课堂上讲述点评学生的作业文章时,教师可以多角度的点评,从内容、形式、情感上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
        目前初中学生在学习议论文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判断文章的中心论点时,学生容易出现失误。其次,在整体阅读完文章,对文章进行思考分析时,找不到文章段落间的关系和内在关联。最后,学生比较难理清整篇文章的段落内部层次,词句之间的逻辑关联也容易被学生忽视。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拨,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
        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层面,培养学生这一能力能够让学生根据语言材料和自己的想法、思考结果,利用语言组织表达出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点评、讲解以及设计题目让学生思考等一系列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阅读能力。
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相对来讲比较感性,需要学生去理解感受。语文核心素养是初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议论文作为中学语文重要的授课内容,将两者结合起来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熟练议论文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积极的三观,能够对时事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姜宇,辛涛,刘霞,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9-32,73.
[3]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