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沈舜明
[导读]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要求学科教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沈舜明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文山小学, 福建 漳州 363500
        摘要: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要求学科教学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像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其意识、思维能力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其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及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
        引 言
        俗话说“若想育才,必先育人”,意思是教育重在育人,应该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知识。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必学的课程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以及升华阅读水平。现阶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越来越多的家长以及教师对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也是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阅读目标,立足阅读文本,提升阅读鉴赏力,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1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现状
        1.1 对阅读重视度不够
        目前,小学语文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随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创新策略。将阅读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利用绘本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创新之举。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绘本教学法的普及与推广力度不够,各学校和地区对绘本教学法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存在学校和家庭督促学生学习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阅读教学模式效率不高,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2 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但是,目前的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创新,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2.1 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和好动的性格,他们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均有待加强,对于新鲜事物只能保持短时间的关注,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不断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争取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进行,情境教学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显现了巨大的优势,将其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资源中产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愿意开口表达。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言情境,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主动进行表达。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例如,在教学《秋天》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秋天的图画或视频资料,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介绍一下自己印象中的秋景,以此提高学生自主表达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秋天的图画”游戏比赛,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秋天的图画”的制作并进行简单的口头介绍,完成效果最佳的小组将会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
        2.2 整合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优化阅读课堂教学
        适合时代发展的主流,准确、有效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高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还能满足低年级学生的猎奇心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来,把“厌学”变为“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乐学”情境,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阅读中。在阅读实践教学中,整合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分享《始盗龙回家记》这篇绘本故事时,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很难从字面上理解故事中恐龙生活的环境、背景,以及恐龙的模样,让他们去想象抽象的事物也很困难。在授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绘本故事中侏罗纪时代的恐龙生活环境,用鲜艳丰富的图片展示故事情节,再配上绘声绘色的朗读,使抽象的故事形象化,让学生欣赏到从贫瘠荒芜的盆地变成繁荣景象的视觉反差震撼,激发了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渴望阅读的欲望,优化了阅读课堂教学。
        2.3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言语体验
        除了上述内容,教师还应该加强对教学形式的创新,既要注重理论指导,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言语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显著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争取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言语品质。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去参观一下“小画家”的画作,并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对四只小动物所作的每幅画的特点进行描述,再说说小鸡、小马、小狗和小鸭画的画为什么各不相同。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这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3 结语
        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具有活力,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阅读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究力。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上“活”语文阅读实践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个性更加张扬,更能说会道,更善于抒发己见。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探究[J].李如炜.读写算.2018(13)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杨梅.情感读本.201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