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李继华
[导读] 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展开探析,分析探讨此方面教学活动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方法
        李继华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舞凤镇第一小学 637000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展开探析,分析探讨此方面教学活动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方法。文章指出明晰倾听对象、创设倾听氛围、优化教学评价及落实“听说结合”等四种方法,力求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助其核心素养全面提升,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结合;倾听习惯
        引言: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亦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表达习惯、阅读习惯及习作习惯,而小学恰恰是这一系列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需将其纳入教学重点范畴之内。通过培养学生这一系列习惯来满足新课改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教学质效。本文据倾听习惯的培养展开探析。
        一、明晰倾听对象
        对于小学而言,其目标感相对较弱,在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受阻于目标模糊,不知道该听什么,不该听什么。对此,教师应将目标感的培养作为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首要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倾听对象与目标,引导其正确倾听,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目标感的侧重点在于学生不能耐下性子倾听的部分。以课堂中提问环节为例,教师提问某一个学生,其他学生就漠不关心,仿佛教师的提问只针对某一位学生。当然,这也不能怪学生,只是学生受思维意识限制,不知道在提问环节该听什么,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以适度引导,帮助其明晰倾听对象与目标[1]。如,听学生的回答、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等,引导学生依据倾听对象完成相应的任务,以更好地驱动学生积极倾听,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设倾听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外因,亦是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对于小学生具有奇效。如若课堂环境不佳,学生就会相互效仿,致使课堂环境更糟。而在良好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会融入群体、跟随群体,相互效仿,课堂主动性更强,倾听效果更佳。因此,教师要竭力优化课堂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积极倾听,培养其这一良好行为习惯。以《伯牙鼓琴》的学习为例,在教学时就可借多媒体来播放相应的乐音,一方面可以增强课堂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传达乐音之美,体会文中所传达的感情,培养其倾听能力。当然,亦可在日常课文朗读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朗读指导,播放相应的朗读音频,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其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感情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氛围的创设并非朝夕可达,其需要在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从多方面来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倾听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三、优化教学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不仅有指导性作用,亦有激励性价值。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热衷于教师的赞扬性评价。优化评价环节,借评价来指导学生去倾听、激励学生去倾听,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方式、评价言辞方面作以适度改进和优化,具体如下:其一,评价方式。采取“总分式”评价,即根据学生整个倾听过程结合其最终的表现给予一个完整的评价,评价式多赞扬、少批评。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自身起到激励性作用,还能对旁听者起到指导性作用,一举两得;其二,评价言辞。评价时温文尔雅,避免严词厉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选择亲切、和蔼的言辞进行评价指导,以更好地鼓励、指导学生,激发其倾听欲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率先由多媒体作以指导,待学生自主朗读完毕后,便对其进行评价,如,神态自然、抑扬顿挫恰到好处等等等,通过赞扬学生的表现,来激励其积极倾听。
        四、落实“听说结合”
        倾听习惯除了日常感染之外,还需要进行训练,采取“听说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培养其倾听习惯与表达能力。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而说能够让学生换角度体会、感知,使其意识到倾听之重要。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模块恰恰为“听说结合”创造了条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这一模块之效用,落实“听说结合”,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表达能力[2]。以口语交际《辩论》为例,教学时就可充分借助这一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就某一话题展开激烈辩论。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辩论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辩论,认真倾听他人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说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当然,亦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掺杂短时间的讲故事环节,班级学生轮流讲,将“听说结合”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五、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要位。倾听习惯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其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还能助推其交际能力的提升,是新环境下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通过明晰倾听对象、创设倾听氛围、优化教学评价及落实“听说结合”等四种方式,培养学生这一优质习惯。
        参考文献:
[1]雷小红.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251+253.
[2]李瑞娥.低段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7):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