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彦乐
(原阳县大宾乡越石小学 河南省原阳县 453518 )
摘 要: 保育员素质是影响幼儿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教育“保教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当前保育员素质却存在着角色认同较低、参教意识薄弱、缺乏幼儿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中“重保轻教”等现实问题。因此,幼儿园和社会应重新审视保育员岗位的特殊教育价值,提高工作待遇;高校应整合以实践为导向的职前职后保育课程;保育员应加强与教师的保教合作,提升自身素质。
关键词:“保教一体化”;幼儿园保育员;素质提升策略
引言
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保育与教育的结合。科学合理的保教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保育员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亚于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园中的重要教育者。”当前国际幼儿教育的“保教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保育员是幼儿园承担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其素质直接影响“保教一体化”的开展成效。如何提升保育员素质,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规律,达到整体保育和科学保育效果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
1“保教一体化”理念下的幼儿园保育员素质及工作现状
1.1保育员教师角色认同较低,参教意识薄弱
笔者通过与自己所在城区的公办幼儿园保育员交谈了解到,90% 以上的保育员对于“保育员也是教师”是持认可态度的,但是对于参与教学和科研等相关教学活动却不十分积极。当问到“保育员也应该参与园所教学和科研”,保育员老师普遍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清洁、消毒和简单的日常管理,即一日生活环节的保育,而对于“参与老师备课”“协助教学”等活动,则认为不是自己职责范围。
教师角色意识在教师教育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支配教师教育行为的内在动因,是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尤其是职业满足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教师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对于保育员角色的认识是影响保育员素质的前提,即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其受重视的程度。有研究者提出,保育员既不是保姆,也不是老师,其具备在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的职业性,也具备辅助幼儿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性。作为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保育员对其自身角色的认同度的不足,必然会直接影响保教质量的高低。
1.2保育员缺乏幼儿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中“重保轻教”
一方面,保育员的保育知识技能来源于幼儿园入职后的简单培训。据笔者与幼儿园相关管理者交流了解到,从保育员的聘任和选拔机制上来看,幼儿园并没有类似于教师招聘选拔的严格的考核机制,而通常通过面试交谈方式选择保育员教师。只要身体健康、无相关疾病;有生育或养育经验即可。招聘过后,再由幼儿园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多集中于保育技能,而与幼儿教育、幼儿心理知识相关内容的学习较少;由于保育员教师背景参差不齐,大多对于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再加上工作烦琐辛苦,只注重做,不注重反思和总结,其保教的理念很难提升。另一方面,保育员主动参与协助教育教学的作用。由于自身教育教学知识的匮乏,在配合教师组织活动时,往往怕指导错误而选择不说或尽量少说。在一些生活环节的保育中,为了加快时间会催促或包办代替幼儿,出发点注重外在结果,较少考虑幼儿内在的需要。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于幼儿的重要教育影响。保育是幼儿园实施生活教育的直接途径,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
即保育蕴含着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化的学前教育更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幼
儿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保育员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更有利于其对幼儿的积极教育影响。
2“保教一体化”理念下保育员素质培养的策略
2.1幼儿园和社会重塑保育员岗位的特殊教育价值,提高保育员教师地位
幼儿教师对自身在师幼关系中角色的定位与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会影响其角色扮演及相关体验。保育员是幼儿园教师的特殊岗位,是连接幼儿家庭环境与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情感纽带,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良好开展的根基。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在“保教一体化”理念下,要转变对幼儿园保育员岗位的认识,重塑保育员岗位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价值。保育员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处处皆教育、时时皆教育,自己在对幼儿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完成清洁消毒等生活环节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幼儿教师合作,参与教育活动及相关专业培训,增加对幼儿的了解和认识,积极提升自身素质,掌握幼儿教育的正确方法。
2.2高校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职前职后保育课程整合
要切实践行“保教一体化”,需要加强对保育员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定。我国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资格认定的规定比较具体规范,而对于保育员老师的认定却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保育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但现实中高中以上学历在多数幼儿园保育员的招聘中还不能保证,更谈不上专业化的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国内有高校为提高学生保育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幼儿教师育婴师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结果显示,双师型毕业生在幼儿园能够从事各年龄段婴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在承担托班教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见,保育专业化是提高保育员素质的前提。通过专业化培养、培训,保育员能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使保育员职业成为一门专门职业,从而提高保育员队伍质量,以全面提高幼儿保教水平。
2.3保育员加强与教师的保教合作,提高保育水平
保育员与教师能否配合默契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保教合作是教师和保育员在为了促进幼儿发展在保教态度、保教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的协调配合。一方面,保育员老师做好清洁等工作之余,注意反思总结;同时虚心向本班教师学习,要积极参与幼儿教师的教育教研活动,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理解保育员的辛苦工作,提高对保育工作的认识,适时地协助保育员,同时对其进行专业性的引导。保育员的素质提高以后,能够更好地协助幼儿教师的工作;幼儿教师对保育工作的理解,也有利于保教一体化的开展。
结语
总之,“保教一体化”的实施能够让我国幼儿园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是要想实现“保教一体化”却存在很多的困难,其中保育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就难以达到要求。面对这一情况,文章就对如何提高保育员素质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幼儿园提供一定参考,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采取措施提升保育员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娟.浅谈幼儿园保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河南教育(幼教). 2020(05)
[2] 林春光.改善幼教人员保教素养的对策与思考[J]. 内蒙古教育. 2019(15)
[3] 宋蓉.幼儿园保育价值的失落与回归[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8)
[4] 闫红侠.幼儿园教师对保育与教育价值的选择比较[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4)
作者简介: 姓名:毛彦乐 籍贯:原阳县大宾乡越西村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保育员 邮编:453518 单位:原阳县大宾乡越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