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河安
湖北省潜江市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心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推进了初中教育理念的革新发展,从教材编制、教学内容、知识跨度与课程目标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改善,以期脱离传统“应试教育”的硬性束缚,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基于语文课程没有固定概念公式的特点,教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秉承新课改理念寻找打破现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构建高效课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风向标,其倡导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为核心目标,充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潜能,从而使之探索出学习规律,明确学习目标与方法策略。在知识信息迅速膨胀的教育发展趋势下,打造高效课堂是走出教学困境的主要途径,其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还能有效避免教师“一言堂”所带来的应试化教学僵局,更突出学生学习技能与迁移运用的协调发展。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构建高效课堂,通过优化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使之养成自学的受用终身的学习习惯。
一、依据新课改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教育本质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先导,其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目标方向与教学模式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要首先更新教育理念,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据认识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教学本质具有独特性,其强调以理解与运用为核心,无论是在应试方面还是日常使用方面,都没有固定的理论概念答案。为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融合文本固有的情和意,将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与学法指导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总体课程目标中认识到课程资源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反复性,构建相互关联且层次分明的宏观知识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以突出语文课程的统整性,指向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其次,要将导学案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载体,发挥其“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路线图,这种具备自主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中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精讲、评估与调控。
二、教师需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达成高效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效果受到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才能更灵活地应对课堂中各种突发状况,并带领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在较短时间内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根本上避开“被动灌输”的教学误区,在导入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提问中启发学生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运用引导性问题调控教学过程,从而达成高效教学目标。
在教学导入方面,教师可运用情境导入、时事导入、故事导入等方法,课堂导入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当导入环节符合学生兴趣时,他们将会以积极自主的态度成为课堂主体,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降低其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设问引导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引导性、层次性和整体性,既要借助问题帮助学生明晰各个知识点,又要通过问题铺垫使之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三、启发学生的高效合作与深度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促使他们具有独立行动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并且能够自觉监督自己的学习与反思过程,以学习效果为依据不断调适学习方法,最终掌握适合自身思维特性和认知水平的学习方式。高效课堂旨在于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探索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并通过提升学习技能更好地获取知识,由此来从实质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由此出发,教师要启发学生的高效合作与深度探究,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如:教师可通过构建翻转课堂模式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流程颠倒,为学生“提出质疑、协作探索、解决质疑、拓展创造”提供了思维空间。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积累基础知识,在课堂中通过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并由教师集中讲解重难点问题。同学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最近发展区相近,学生在课中合作探究过程中可以最大化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中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中,初中语文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都应顺应新课程改革进行革旧创新,使得学生能在正确课程目标的引导下形成终身学习观念。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高耗低效”问题,即教师将较多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培养应试能力,但所达成的效能较低,未能实质上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高效课堂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原本氛围沉闷的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同时还具有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照.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2018(16):99.
[2]陈厚增.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