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照
山东省邹城市第六中学 山东省邹城市 273500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当中,我们作为学生一定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教育是必不可免的,学生们在小学、初中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培养好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培养好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能够对数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其数学当中存在许多的数学思维,作为主要科目的数学,他能够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思维方式
对于现代化的教育,老师主要起到辅导和引导的作用,而学生们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变得不再是枯燥、乏味、单一,当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时,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一定会非常高的。另外,我们还需要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素质教育的培养,将数学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当中结合,让学生们明白学习数学的内涵,进而拓展学生们的眼界,让学生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了解内涵之后,学生们会慢慢的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有句话是,兴趣是学生们的老师。除此之外,在初中数学教育当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这个时候,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图片来锻炼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初中就开始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当中做下坚实的铺垫。
1 初中数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1 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
数学一般是初中众多科目当中最难的一个学科,主要是因为他有些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许多学生都觉得学习数学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因为在小学阶段所接触到的数学都是一些直观的知识,而到了初中数学理论知识慢慢由直观的表达转为了一些抽象的展示。比如说立体几何、空间坐标与图形,这些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在学习他的时候很难能够理解,因此,学生们会对这种现象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导致了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数学,对数学原有的兴趣也慢慢的变小了。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也只能通过公式的死记硬背,这些根本不符合数学的思维和数学当中的逻辑推理,进而造成了数学理论知识的薄弱。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所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的面是比较广阔的,包括函数、方程、几何等问题,并且这几个东西会相互交叉,进一步造成了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困难度,但这几个方面又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学生学不会其中一个,就会对其他几个造成影响,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因此,学生在学不会其中一个知识点时,会造成后续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觉得对数学知识越来越不理解,慢慢的让学生们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2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在之前的传统教育当中,主要是以老师为课堂的主体,然后对学生们进行填鸭式的教育,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对数学容易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一堂课,老师从头讲到尾,根本没有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这样很不利于学生们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有时候老师在教学当中也只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公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忽略了素质教育,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让学生们觉得只要背公式、记定理就能够学好数学,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们缺乏对数学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只会做一些老师讲过的题,遇见一些相应的题就不会做了。这种教学模式是非常不好的,我们所需要的教学模式是能够让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之后,对数学题能够进行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的效果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1.3 老师对课本的过于重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老师主要是以课本的知识为大纲,通过其课本上的数学理论知识来教学生们,老师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教学方式,这样不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还会打击到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时间长了,会让学生们丧失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一些数学题,只能够会做一些做过的题,遇到新颖的题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差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有,更别说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交出来一些会死记硬背公式的学生,国家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一批死记硬背的青年,而是具有创新性、改革性、灵活性的一批优秀学生,在未知领域能够进行不断的探索,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能够自主解决问题,这样的优秀学生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2 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2.1 设定场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可以设置不同的场景,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们处于一个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然后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其数学知识。比如说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络信息化技术来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学生们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PPT或者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有利于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另外,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其进行分组,然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为学生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最适合的学习方式,进而可以最大化的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2 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教育观念
除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之外,我们还需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树立之后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教育观念。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教师,应该拥有其相应的教育素质,可以引导学生们正确的认识到教育的内涵,让学生们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另外,老师还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为学生们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老师还要懂得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特长,然后对其特长进行培养,而不是去毁灭,身为初中老师, 我们一定要通过最佳的教学方式去教学生们数学理论知识,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外,老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不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而要让学生们明白学习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真正的了解,进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当你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当中乐趣时,你会爱上数学,当学生们达到这种状态时,他们会有一个全新的发展。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到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老师一定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学生们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和面对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逻辑思维能力一旦养成之后,不仅对学习上帮助,还对学生们的生活有帮助,因此,在初中这个阶段,老师一定要注意好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俊明.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 维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7):86.
[2] 梁丽丽.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 培养[J].考试周刊,2013(15):78-79.
[3] 林爱升. 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2010(2):31.
作者简介:孔凡照,男,汉族,山东邹城,中学数学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