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柯艳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富有实效、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柯艳
        重庆市巫溪县白马小学校,重庆 4058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富有实效、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低年级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基础相对较低,教学方法更需契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更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给学生更多追寻自由快乐的时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高效课堂
        引 言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时,不仅要尽可能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要求相对更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并且及时地进行解决,营造出一种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更加具有高效性,以下几点做法对提高课堂高效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1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人的集中程度是有限的,面对一个枯燥的事物任何人都不能够做到百分百的长期注意力集中,因此,我们要通过改变课堂的情节设计,给课堂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提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当中,我们都知道年龄段比较小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对世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可能一个微弱的声响就能够将他们从学习的思维当中吸引出去。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拥有比较幽默的口才,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语言带来的惊喜,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还能感受到快乐。教师还可以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插入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或者小插曲进行讲解,以此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听课,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课堂之上,也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留下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把无形的理论知识化为有形的事物,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之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2 巧用学具,理实结合探究新知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大部分小学低年级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新知时,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尽管多媒体课件在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时候,相比于一些形象直观、真实具体的学具而言,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要逊色许多。运用形象直观、真实具体的学具,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与实效性等。因此,在新知探究环节,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鼓励与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各种学具。在学生运用各种学具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就会耐心细致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思考,反复不断地试错、及时全面地总结等。通过耐心细致观察,学生就能够在新知探究过程中发现各种问题;通过积极主动思考,学生就能够自主解决新知探究之路上的各种困难;通过反复不断试错,学生就能够在新知探究之路上积累更多的经验;通过全面及时地总结,学生就能够扎实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以教学“平均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学具,如,小木棍、小正方形卡片、圆形小卡片,硬币、甚至巧克力糖果等。在课堂中,运用这些学具,学生就可以自主探究新知,准确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8”个小正方形卡片,并要求学生将这些小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4份。有些学生会一个一个地分,即首先拿出一个正方形卡片,将其放置在某个位置;紧接着,再拿出一个正方形卡片,在将其放置在另一个位置;以此类推,分别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放置四个正方形卡片;然后,再逐一在每个位置放置一个正方形卡片。当然,也有些学生,会两个两个地分,将8个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4份等。经过尝试,学生就会明白:将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接下来,教师又让学生将“8”个小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3份。这一次,每个学生都费尽了周折,想尽了办法,但是,即便是经过反复不断地试错,他们仍然无法将“8”的小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3份。对此,学生一脸茫然。就在这时,教师为学生呈现出了“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清晰显现。与此同时,学生要牢记了“平均分”的概念。当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圆形小卡片、硬币、巧克力等学具,再次感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如将12个圆形小卡片平均分成3份,将15个硬币平均分成5份,将9块巧克力平均分成3份等。归因于学具的巧妙运用,学生对于“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与此同时,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3 培养合作精神,营造进取氛围
        积极向上的良性学习氛围、彼此互助的合作精神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助推剂,是高效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石。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单纯质朴,可爱而又好胜。教师在教学中,要契合他们的学习特点,指导他们分组学习,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内探究以及课后总结。在任何可能造成学生思维障碍的瓶颈处,都可指导学生交流互动。如在教学“认识元角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部分面额的纸币带入课堂,展示给每一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互助合作,通过部分对这一知识较为熟悉的同学的相互帮助,让他们在彼此讨论、相互合作中增加对元角分的认知。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好玩好动,好胜心强,进取心也强,教师将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合作讨论时,学生自然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不甘落后的心理,这样一种心理必然也不断促进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形成一种进取的心理,这样的进取心理无疑对学生的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4 结语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高效务实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懵懂的低年级小学生,我们唯有正视他们的身心特点,走进他们的内心,采用契合他们喜好的教学方式,这样才不会产生有劲使不出之感,才会有师生同频共振的效果。这不仅需要我们悉心研究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更需要我们研读全新教学理论,优化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每一节课都能精心设计,为低年级小学生准备可口而又易于下咽的知识大餐,这样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才会始终行走在高效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J].闫利忠.学苑教育.2017(08)
        [2]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体会[J].祖大本.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