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何俊英
[导读] 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
        何俊英
        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学   637000
        摘要: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知识的基础。其中,阅读能力又是支撑学生理解学科要点,进行深入分析的核心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格外注重对于学生阅读基本功的强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前提,有效增强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数学难题,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阅读技巧;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升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比较重视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解题能力是基于学生读题能力的深入发展,教师重结果而轻阅读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都没有养成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导致解题思路错误或是条件运用不全面等问题,也忽视了对于错题的总结和反思。
        一、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看清数学问题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对于学生阅读能力轻视的教学思维,在进行解题教学之前,要给学生充分讲解阅读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数学问题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专项的阅读能力训练,在逐字逐句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快速看清数学问题的本质,便于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行动[1]。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导致解题思路难以进步拓展。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并没有认真的阅读和审题,其实很多解题的要点就藏在题目中,只是学生没有阅读获取到。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对于阅读的偏见,在数学学习中也要重视阅读的价值。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比例”一课中,学生需要阅读数学题目后进行比例的计算,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阅读题目的数字信息和计数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就要进行转换,否则会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学生在提升阅读能力后,一些数学问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引导学习阅读方法,高效定位关键信息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数学题目往往给出的信息是比较简短且隐藏式的,学生在初次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并没有发掘很多隐含的解题条件,就会认为这道数学题很难,没有很好的解题思路。实质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读题方法,导致在阅读数学文本的过程中收获到的关键信息非常少。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阅读方法教学,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几遍的题目阅读,才能完整地掌握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在第一遍阅读中学生大致浏览的题目和问题,然后第二遍带着问题反过来阅读并且标出出其中与问题有关的关键信息。

这时学生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解题,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进行知识线索拓展。因为很多题目考察的内容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包括其延伸性内容。例如,在学习“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时,对于“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段话的阶段,学生除了应该注意数字之外,还需要理解“总有”和“至少”这两个词汇的含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答思路,然后利用关键词找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了解其中的数学奥秘。
        三、教师带头细化读题,施加课堂积极影响
        在日常课堂讲题的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在讲之前先给学生读题,因为他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已经对题目非常的了解了,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看到题目,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设置阅读步骤。首先要做的就是到头进行细化的读题示范,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住这一解题步骤,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也不会忘记或是省略这一步。教师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力在课堂上显示出非常重要的价值,因而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学生读题,而自己在讲课时却忽视这一点。而是从课堂解题中就能够重视这一环节,并且将其深入地渗透到学生数学解题的方方面面[2]。例如,在六年级下册“ 位置与方向(二)”学习中,题目中所提及的方向、角度和距离都是坐标定位中非常关键的信息,如果教师在讲题时省略读题步骤,就会使学生跟不上课堂内容,而导致这个知识点难以被学生完全掌握。
        四、培养数学阅读习惯,提升问题化解效率
        要是学生能通过阅读来提升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给他们培养日常读题的好习惯,只有在每次遇到数学问题之前,都能够静下心来细心地进行阅读,学生就能够从中快速找到解题的要点,突破解题的难点。与以往学生由于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就急于开始解题相比,在读题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可以有效减少解题的时间,否则虽然节省了一些阅读时间,却容易陷入数学问题的“牛角尖”中无法自拔。这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提升数学问题解决的效率,从整体性学习效果上来看是非常有利的。此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强化练习自己的阅读效率,搜集一些例题反复练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五、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升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理解和解题的正确性,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做题之前对于题目要求进行细致化的阅读,这样能够加强对于题目给定条件的接收能力,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在解题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斌, 聂湘玉. 影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基础教育课程, 2020, 000(002):47-53.
[2]林龙田. 在数学阅读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