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陈丽云
[导读]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贯彻与普及,教育行业不再仅局限于小学生基础认知教育的渗透
        陈丽云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双华镇华拔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33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贯彻与普及,教育行业不再仅局限于小学生基础认知教育的渗透,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数学这门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点不但有助于带动小学生思维活跃性,还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通过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旨在利用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进策略
引言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价逐渐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尤其体现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正确看待生活中蕴含的逻辑关系、应用数学语言表述生活常见的科学现象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机制具有的导向性特点,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以及阶段性测验结果等角度着手综合考量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 构建多元化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多元化综合评价,将其作为学生日后自主学习的方向与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多元化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保证数学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多元化。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数学基础、实际认知能力以及兴趣喜好等方面着手,制定全过程、阶段性过程以及表现方面的评价标准,其中阶段性过程应包括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小组合作情况、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过程表现。第二,实现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应避免以自身为评价主体,而是带动多个主体共同完成评价活动。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互评以及教师互评的方式实现多主体评价目标。第三,促进教学评价反馈多元化。数学教师应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评价过程转变,结合学生身心成长客观规律有针对性地设定多元化教学评价反馈标准。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相关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评比活动,由规定时间内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取得优胜,并通过奖励小礼品或语言鼓励的方式对获胜小组予以肯定,全面激发学生积极投入数学竞赛活动的上进心。
2 基于核心素养拓展教学评价体系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日后学习阶段也有着关键性影响,而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不断拓展教学评价体系,逐步向学生渗透数学模型、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抽象性思维等基础素养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性。首先,凝聚核心素养,明确教学方向。

在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运算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应从宏观角度出发明确教学方向与定位,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准把握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方向,将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技能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融合。其次,将教学评价指标精细化,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将评价指标集中在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技能,将其合理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具体评价,同时围绕着学生行为习惯、数学素养以及个性化发展三个方面设定教学评价指标,真正将核心素养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例如,数学教师开展《运算律》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的基础上,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效率以及阶段性测验等角度着手综合评价学生行为习惯。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运算律认知的深度与广度。
3 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时,还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要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将自身教学能力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关联,以此作为设定教学评价标准的理论依据,并通过量化教学评价方式完善整个教学工作流程,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保障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应深入发掘教材的潜在价值,在精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计划,同时基于整体角度将三维目标进行有机融合。此外,数学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将其合理划分为不同层次,分别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其次,完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善于发掘教材的编写意图,将各章节重难点知识进行合理调配,从整体上保证课时安排的合理性。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应认真梳理教材中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降低理解功能点知识的难度。例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负数》时,应基于宏观角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结合负数特点组织学生完成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及时帮助学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在课余时间认真观察学生学习动态,有意识地引用生活中常见的负数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相关数学教师应精准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实效性作用,将其作为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的理论依据,基于多种角度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优势和性格品质,从整体上提高班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构建多元化数学教学评价机制、基于核心素养拓展教学评价体系、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落实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素萍.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20)
[2] 王艳萍.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05)
[3] 路清荣.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7)
[4] 潘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尝试[J]. 课程教学研究. 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