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养成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葛正兰
[导读] 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中的重要教学阶段,针对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管理意识较差的特点
        葛正兰
        (山东省寿光实验小学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中的重要教学阶段,针对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管理意识较差的特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并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气氛,使得学生能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实现高效教育。本文主要以小班级管理为探究内容,就如何提高小学自我管理意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自我意识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要具备自我管理意识的能力,通过自我管理提高学习和思想的水平,从而使得教育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比较薄弱,但是小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小学生自我管理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儿童独立个性的形成。
1.营造良好的班级自主管理气氛,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通过打造积极向上与民主规范的班级组织,营造良好的班级自主管理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首先,教师要创立自我管理平台,对于班级干部,教师可以以自我推荐和民族选举的方式进行,增强学生乐于为班级服务的自我管理意识,让班级干部能够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1]。在充分信任班级干部的基础之上赋予班级干部相关权利,指导班级干部使用合理恰当的管理方式,打造阳光积极的班集体。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班级成员自我管理意识,需要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级管理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要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其次,需要设立不同的管理广为,实行管理岗位的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班里中,从而体会班级班里的重要性和困难性,提高学生的配合度,使得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形成自主性和主动性。树立“人人参与”的自我管理意识。如,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立图书管理员、卫生委员、纪律监督委员、绿化维护员等,并赋予担任这些岗位的学生一些权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并定期实行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班级各项事务的管理中,同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身配合度。
2.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班级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需要学生主观意识的靠拢,同时也需要班级管理制度的引导。

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转变,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进行自我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2]。例如,在现代教育中,学校要求教师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同时教师也需要以平等的方式看待学生,在班级不安利中,要听取学生的意见,采纳其中较高的建议,并予以实施。同时,在班级制度中,加入竞争制度,让学生自主竞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得学生有良好的主人公意识。通过一系列的做法,可以使得学生融入到班级学习中,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3.学校、家庭构建联动,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
        在实际教育中,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要厚植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并以此为使命,加强与学生家庭方面进行练习,形成互动机制。学校要开设“父母成长学院”,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使得学生家长能够加入到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形成的教育中来。如学校可以举办家庭教育系列的专题讲座,转变家长传统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家长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在家庭中,学生家长应该督促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能够打扫房间卫生,清洗自己的衣袜等;中年级的学生要具备简单的烹饪技巧,学会煮饭等,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要能够开展综合性的保洁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劳动教育课程程增强自我管理意识[3]。此外,还可融合生命教育与生涯教育,让学生利用假 期开展“跟父母上一天班”活动,体验父母平日工作的艰辛,学生用自主体验式的生涯教育模式学会分配假期学习与生活,加强自我管理。二是落实“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相融合,给予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广阔平台。利用课余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宝安公园、西 湾红树林等公共场所开展义务清扫与环保宣传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 心公益的服务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自我管理主动意识。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图书馆在周末时间,向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调动学生参与公众事务管理积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教育落到实处。以班集体为单位,提高学生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阶段,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同时还能够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小波.有效培养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策略[J].进展,2018,000 (006):P.43-43.
[2]林惠惠.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6):256.
[3]杨荧.自主德育视角下的中学班级管理模式构建[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9):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