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
(五河县大新镇府台小学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 要:小学阶段是奠定德育品德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班主任老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中的领导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应了解自身工作重心,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自身作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基础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应认清自身职责,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教育了。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也应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大胆创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准。文章围绕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优化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1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不足
1.1没有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现在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是由语文、数学等主课老师担任的较多。班主任自身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和各个学科老师沟通的机会不多,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全学科情况。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喜欢听老师话,守秩序、能遵守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学生,这在德育教育中表现的是比较刻板的。
1.2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中,教育的目标性、层次性、针对性不强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德育教育所占的考核比例低,往往并没有真正受到班主任的重视。这就导致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目标比较模糊,阶段性开展德育教育的层次性不足,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的针对性教育较少。现在小学是以大班教育为主,班主任在繁重的教育任务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是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发现问题再解决,没有起到全面的引导作用。
1.3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比较简单、教学内容过于单调
目前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中,比较重视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内容,但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生态德育、网络德育和法治教育等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很多学生心理比较脆弱,无法正确面对挫折和批评,因为班主任没有及时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这让小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等出现了问题,甚至影响其一生。
2优化改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方法和策略
2.1发挥班主任作用,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班主任,应发挥自身学科教学的作用,更好地联系学科知识,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班主任作为班集体中的管理者,承担着一定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开展自身工作,班主任应建立和各个学科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获取各位任课老师的配合,从而更好、更高效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们所学的教学内容,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我国的教育学者陶行知认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需要突出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道德观念的灌输和说教,而是以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为目标,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2.2利用信息技术,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沟通
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对于自身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创新,从而更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作为班主任,应紧跟社会发展脚步,妥善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还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将教学课堂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争取到学生家长的辅助。
2.3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思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更为合理的德育教育措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形成一定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当前实际生活情景,营造一定的教育气氛,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既契合了当前的实际情况,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牢固树立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的理念。在具体德育教学中,首先要在班级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通过班级公约、卫生公约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要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创新开展德育教学,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如何,都从心理上给予足够的认可,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班主任能亲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地接受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2.4班主任积极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班主任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应意识到这一点,针对小学生脆弱的心灵,采取更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当前社会中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小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针对学生的近期表现多给予鼓励,让其认识到自身优点,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对于学生身上的缺点,班主任也要予以指出,不能装作视而不见,让学生认清自身不足,更好地进行改正,完成查漏补缺的工作。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应对全部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有任何偏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德育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将德育教育活动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推动德育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家长建立紧密有效的沟通桥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动向,具有创新意识,打破传统常规的管理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运用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效果,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玉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04)
[2] 何忆媚.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实施策略[J]. 新课程. 2020(16)
[3] 余芸.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14)
[4] 张晓霞,王淑霞,王丽华.德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融合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02)
作者简介:姓名: 于红 出生年月:1980年1月 性别:女 籍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 民族:汉 最高学历: 本科 职称: 二级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邮编:233000 单位: 五河县大新镇府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