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徐春花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完善,
        徐春花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  514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小学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世界世界充满未知和好奇,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学阶段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在各个科目的教学当中,慢慢渗透给学生良好的思想,加强小学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讲述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分析,接下来从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小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德育教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在小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渗透德育,注重学生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共同学习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指学校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其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小学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孩子也越发宠溺,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家长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降低了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了许多学生出现了个性固执、不听管教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1]。


二、小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修养
        小学教育是学生自身基本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比较依赖,教师的基本素养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能有效的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可以广泛的阅读各种文献,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为学生做出表率,对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渗透德育
        小学教育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合理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画画比赛,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小组间合作完成比赛内容,通过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比赛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推动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开展[2]。
(三)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有效的提升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效率,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有利于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去公园捡垃圾,使得德育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与开展,可以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更有利于小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开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从小就模仿父母的说话方式和行为,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来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学效展开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教师应该和家长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最大的程度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自身基本素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并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德育教育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基本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的德育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所以需要结合家庭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努力。
        参考文献:
[1]丘丰勇试论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上),2016, 005(004):29-29.
[2]洛桑次仁.试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 010(014):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