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摘 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学习生活中比较难攻克的一门课程。因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更加需要学生培养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本文首先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最后探讨了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法,以此来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提供优质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优质借鉴
新课改要求教师突出以学生为本,大力引导和培育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在之前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只注重书本上的讲解,大量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内容,使得教学课堂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果收效甚微。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应该结合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学习模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改进和融合发展。为此,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至关重要,这将会使学生具有更加清晰的解题思路,留给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再加以教师的讲授和解答,会使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只注重知识点的讲授,大量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内容,然后通过讲解例题并且鼓励学生大量刷题的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做题能力和水平。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做题水平,并不是为了培养和复制大批的做题机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忽略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下降,不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和思考,尤其是对于问题的解决方面,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可行的方案。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论是对于题目还是在生活中的困难面前,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尽可能快的想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因此,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会对信息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回答问题,相比于教师的强行灌输方法更加有效,会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对于这部分知识更加印象深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三、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方法探讨
(一)引导学生画出思维导图,明晰解题思路
教师在进行题目讲解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和题目条件,根据这些信息画出有关于这道题目思维导图,来使得做题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在学生画思维导图的同时,大脑进行高速运转,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终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有效。
例如在学习概率统计的内容时,经常会遇到投掷色子的例题:投掷一个色子,记A事件为“落地时向上是奇数”,B事件为“落地时向上是偶数”,则事件A与B是什么事件。同学们可以将不同事件A和B所会发生的次数统计出来,即当色子落地时向上是奇数或者偶数的可能次数分别是多少,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计算A事件和B事件的发生概率,即“P(A)+P(B)=P(可能发生的事件)”,并以此画出相关的图表,用以表现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画出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们应该摒弃以往那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生动的教学课堂。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好课堂上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图片,然后将这些内容与教学知识相融合,制作出精美的PPT投放给同学们观看,以此促进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到直线、平面和立体几何的内容时,教师们可以提前收集好不同形状的图片,将直线、平面和立体几何的概念和公式与图片穿插起来,让同学们在看到图片的同时可以理解和吸收相关的知识,然后列出例题让他们解答。例如先在PPT上呈现出圆柱体的计算公式: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或侧面积/2*半径,然后让他们计算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以及体积是多少,从而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在题目中去。在讲到立体几何时,分为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为了探究关于这些立体几何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制作成简单的小视频,模仿将这些几何体横切之后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让同学们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会联系到其他立体几何会是怎样,这不管是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知识点总结方面还是做题解答方面都会有帮助,会加快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定期举办数学竞赛活动,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
教师不要只注重于课堂的教学方面,也要定期举办一些有趣的数学竞赛活动,让同学们都能积极报名参加。例如,教师在学到有关函数的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且比较复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在学完一类函数之后就应该及时进行总结,并且进行相应的竞赛活动,可以分组进行竞赛,也可以举办个人竞赛形式。
例如,由于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图像有些相似,许多同学都会将两类函数图像弄混,常常对于这两类函数图像的认知模糊不清。对此,教师就可以举办“对数和指数函数知识点竞赛”活动,让同学们对这两类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竞赛中设立不同类型的题目(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获胜者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四、结束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此后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学林.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57-58.
[2]徐姗姗.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J].青春岁月,2020,(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