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宋充恒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了历史课堂的焦点
        宋充恒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了历史课堂的焦点。我国各大中学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探究深化新课改,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本文将从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密切相关的五大能力进行研究,探究如何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如何深化新课改,进而显著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如果不锻炼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不提高学生学习的各项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非常底下,学习水平也无法提高。为了深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践行素质教育改革,高中教师就需要积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历史科学为例,教师只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学习历史人文精神和优良品质。
        一、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深化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师就要注重历史教学的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再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会机械的在教材中勾画重难点知识,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发表看法,导致学生无法真切理解历史内涵。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复述教师讲述的知识,或是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
        比如在学习人民版高二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的《蒙昧中觉醒》一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起源过程,了解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时期的特点,就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阐述对应时期的特征,不让学生照本宣科,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快速提高,学生对这一专题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才会更加深刻,进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记忆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科属于人文社科,需要学生记忆背诵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就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只有设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采用正确高效的方式去记忆历史知识,如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梳理历史知识脉络,也可以采用记忆宫殿的形式让学生联想记忆。
        还以人民版高二必修三《蒙昧中觉醒》为例,在不同时期内,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发展状态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学生既要记忆它的起源、复苏、发展和成熟阶段所处的时期,也要记忆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细节,比如在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运动中,西方人开始关注人,试图挣脱自然与神灵的束缚,开始否认权威、批判传统,在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肯定人性,解除宗教束缚……这些内容非常多,学生就不能纯粹的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训练自身记忆力。


        三、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归纳概括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知识浩瀚无垠,而人类对大脑的开发程度有限,学生无法一字一句记忆所有历史知识,因此就需要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树立时空观念,学会概括整理,利用好时间轴和历史地图,这样就有助于将看似杂而无章的历史知识转化成互相联系的精简的知识网。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快速提高。
        四、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历史这一门学科必须要具备历史科学思维的能力,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去了解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而不是仅仅只知道有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发生过。
        比如在人民版高二必修三《中国的古代艺术》这一节中,知识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艺术的形式和成就。我们就不能简单让学生只是了解艺术的种类,更要让学生知道不同艺术对人们时代生活的影响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要深入探究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和戏曲这些不同艺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五、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所有科目都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学生如果不具备自学能力,只是让教师“推着”往前走,那么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教师一旦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和管理之后,就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高效学习。
        仍以人民版高二必修三《中国的古代艺术》为例,这一节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进行讲解,学生也只能了解不同古代艺术的皮毛,对古代艺术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因此教师就可以多布置一些前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手段去收集对应的信息,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和杰出的代表人物,了解不同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样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能得到培养锻炼,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得到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了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归纳概括总结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上五种能力的培养出发,不断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空间,并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归纳,让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或记忆宫殿的方式去发展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推动高中学生历史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进一步落实教育的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明哲,金日东.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4):217-221.
        [2]李绵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第二课堂(D),2020(06):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