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程燕妮
[导读] 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将劳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
        程燕妮
        新乡市第一中学453002
        摘要: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将劳动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延伸地理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使得学生们正视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关键词:劳动教育;地理教学;实践应用
        劳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高中地理学科具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特点,教材中蕴藏有形式多样的劳育素材。那么,在地理教学中究竟应当如何应用好劳动教育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劳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 有助于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当前,教育教学界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高中地理也加入了改革的大军。改革之后的高中地理教学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不仅关注学生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关注学生实践知识的学习。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样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所在,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许多内容还存在有枯燥、晦涩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难以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快乐,教学效率和质量均不是很高。而将劳动教育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则能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得地理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这一节时,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作为案例,对当前的一些公益林项目进行分析,比如说,支付宝所推广的“蚂蚁森林”项目,其所开展线上收集能量,线下植树活动是否能够成为现实,可以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还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学期在“蚂蚁森林”种植一棵树木的任务。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于支付宝并不陌生,许多学生对“蚂蚁森林”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劳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1、借助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包含有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资源、环境、土壤、气候等等,这些知识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就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使学生么认识到劳动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如在讲解“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让学生们系统的掌握流域的综合开发知识,比如说,流域开发过程中附近居民做出了哪些努力,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然后再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我国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之上,感受水利工程修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劳动人民的付出。比如说,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南水北调工程”修建的视频,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为何南水北调工程被全世界公认为举世瞩目的工程,了解在工程修建过程中,国家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巨大,使得学生们能够正视劳动的价值。  
        2、借助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劳动观念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点,灵活的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比如说,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或者是模拟、绘制地图和气象图等等。如在学生学习完气温降水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测一个月内气温、降水情况,做好各项记录工作,然后将其绘制成为气温降水图。
        再比如说,在学习地形地貌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去野外了解地形地貌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学生不仅要学会自主劳动,同时还需要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成果是广大劳动者用汗水换来的财富,其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高中地理课本中,蕴藏有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比如说在学习“能源的综合利用”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当地的发电站查看现场情况,了解电力资源来之不易,其是广大劳动人民付出了辛苦劳动的智慧结晶,使得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会节约用电,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
        总之,劳动是人类幸福、美好生活构建的基础。将高中地理与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既能够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书昭.劳动教育提升青少年人生品质[N].天津日报.2020-06-15 (009)
        
        [2]林克松,熊晴.走向跨界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认识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02).57-63.
        [3]曾治国.浅谈初中历史课的劳动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