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学习能力有更高的水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和课外机辅自主式学习将逐渐取代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出于学生自身兴趣与需求而进行地有创造力的个性化学习。本文旨在说明英语核心素养导向下,围绕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性化特点,研究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期望初中生通过符合自身特点的策略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自主学习
一.现阶段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获得英语知识更加受益,一直是共同讨论的话题,也是英语新课改“核心素养”的方向。素养指的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英语核心素养是指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个性,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它主要包括了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体系中的“核心”。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了学生学习的很多方面,能够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进步提供有力帮助。
然而,现阶段初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综合表现不够理想。首先,学生学习观念模糊,学习英语缺乏计划性,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对学习不负责”。对于课后复习,学生往往避重就轻,缺乏对学习的整体规划和认知。其次,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科学。举个例子,对于单词遗忘率高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会记不住单词呢?主要问题在于学生记忆时,没有很好的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法以及单词在语境中的运用。教师没有正确指导,学生无法准确进行自我评估,这也间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的能力不再表现于死记硬背了多少知识,更在于你能自主学习,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出知识层面的更多维度。因此,应该如何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观念、培养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探索。
二.英语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一次语言学习的大改革,将对传统观念上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巨大的革新。“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那么就更加谈不上创新。英语核心素养理论以其独特的内涵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自知,同时具备调整个人学习方式方法的能力,掌控好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调控好学习方法。
(一)明确学生自主学习观念
明确学生自主学习观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之一。正如探究者本森和沃勒所说的,“一项学习活动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该学习活动的态度,自我感觉,学习欲望为条件的”。然而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容易出现“随波逐流”的现象,没有明确的学习观念。甚至有些学生不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学生要学会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念,对知识产生兴趣或者需求,分析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满足感与喜悦感,最终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愿意去学,这就是主动的学习观念。只有拥有主动的学习观念,学生便才会积极自主学习,争取获得更多由知识带来的一种满足感,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教师教学引导所做出来的本能反应。
(二)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它会提醒学生充分利用时间,会告诉学生合理安排好时间。正如自主学习理论之父霍勒克的定义,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指的就是“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就像出门没有目的地,没有自己的主意和方向,只等着老师的任务。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目标,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呢?前阶段,我先为初一的学生设定了近期目标。我提出了“金牌卡”的方式,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后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就能换一个印章。一张“金牌卡”需要学生具备有十个印章才能替换。获得“金牌卡”的学生则可以免作业或者选小礼物。有了目标,学生学习一下子有了奔头,开始主动预习,提前背诵,自己根据课文编造对话表演。有时候我还没有教授新课,学生就会说“老师,我昨天已经跟着录音背诵了课文,现在你可以检查。”只有学生养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事倍功半了。学生通过制定详细的短期小目标,并且努力实现了目标,这能够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某些能力上的提升,从而肯定了自己,促进学生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学生为了完成一个个目标,就能管理好时间,控制意志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调节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的,不仅需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英语自主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制定并完成学习目标,而且还要让学生能够适应自己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为自主学习的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如在教授外研版英语七年级年级动物习性的新课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解读,而是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教师首先给出话题,让学生上网搜索并记录下相关动物的各种习性,例如动物的样子,居住地,来自哪个国家,喜好等等。学生自己收集了信息后,教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个“小老师”展示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动物的知识,让同学们提出疑问,“小老师”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来作回答。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到了知识点,拓展了视野,在课内知识与课外资源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都有巨大帮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活动,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察言观色,辨析,独立思考,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四)学生自我评价与监督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能否判断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否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方法自我调节的过程,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的内容。那学习效果如何呢?这就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但是很多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没有一个参照体系,因此无法感到整个学习过程是可控的,甚至觉得是随意的。其实大家都知道,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但是不可否认,成绩的高低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有一定关系的。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要关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在同学中成绩好的和成绩较差的之间进行比较,在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和不好的学习方法中取得的学习效果中比较,久而久之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能够更好把握学习方向,有的放矢,选取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于发展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极其有优势。
参考文献
[1]蒋海琴.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研究,2016.
[2]钟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初探,2013.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和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