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建华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 030000
摘要:课堂导入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第一个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多模态形式的导入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调动他们基于主题的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让学生在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去展开学习,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探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形式导入的作用和具体方式,通过利用问题导入、课堂讨论形式导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课前短剧表演等多种导入形式进行具体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Well begun, half done.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在课堂构建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将多模态导入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意义积极地思考,判断,推动对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一)多模态形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多模态形式的课堂导入方式,如视频,音频,图片,表格,讨论等,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课堂的专注度,让学生在注意力更加集中的状态下积极展开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和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借助这种学习状态拥有更好的课堂体验,从而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所以,高中英语课堂的学习可以通过多模态的导入环节来使得枯燥的学习活动变得有趣,化解英语课堂当中的学习单调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以旧引新,建构新概念。
导入环节就像一座桥梁一样,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即将学到的新知连接起来,让学生在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去开启学习,从而使得课堂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设计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活动,让学生在这种自然衔接的状态之下,顺利地接受并完成接下来的主题意义的探索之旅,建构新概念。而且因为有已有的知识经验的铺垫,降低了新知学习的难度,学生会很乐意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课堂导入方式探究
(一)利用问题导入
利用问题导入是高中英语课堂的常见的导入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更高效率的课堂学习过程。在问题的帮助之下,教师的知识传授拥有一个良好的载体,利用这个载体将知识更加清楚地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获得一个更高层次的突破,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My?New?Teachers》这一单元时,因为学生刚上高一,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导入,“What?do?you?think?of?your?new?teacher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you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What kind of teachers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think makes a good teacher?”在问题链的帮助之下,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步步向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顺利推进。
这样既增进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又使得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了这一模块的的主题意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讨论形式的导入
课堂讨论形式的导入是一种活跃的教学手段,这种环节的应用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保证每位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倾听他人的想法,并且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提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例如,学习《Stop Smoking Now-We Can Help!》 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课如何戒烟的话题来组织学生讨论中学生吸烟的现状,原因及危害来进行导入,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挖掘吸烟的原因及危害,之后小组选代表进行展示,通过讨论同学们达成共识,吸烟危害健康,远离吸烟从我做起,这样就为下一步文本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样的导入非常自然,学生在讨论中逐渐进入课堂,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这个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
现代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手段,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增加了他们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在导入环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视频,音频,调查问卷,图表等可以实时,直观,真实地提供主题语境,让学生多渠道,多维度地完成语言实践活动,提升教学效果。
如在Earthquakes Around the Pacific 一课导入时,教师可以收集资料,播放唐山大地震的相关视频,涉及唐山的位置,地震的原因,地震造成的危害以及新唐山的建造等,通过视频导入,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相关信息,这就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教材的内容做了很好地预热,从大家知道的信息切入,自然推进到未知的学习内容,水到渠成,效果非常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进行了知识的迁移创新,拓宽了国际视野, 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
在学习Town Twinning 一课时, 恰好笔者所在城市和美国的纳什维尔市是友好城市,就用图表比较了这两个城市的相似之处,气候,降水量,交通,环境等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给同学们,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地分析比较出这两个友好城市的相似之处,并用本模块所学到的进行比较的句型表达出来,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一步主题意义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四)开展课前短剧表演导入
新课标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前短剧表演准备过程中,学生需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整合,编辑,分工,排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内化了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如在学习The Wrong Kinds of Small Talk 一课时,老师提前安排几组同学就small talk 编排了短剧,同学们的惟妙惟肖的表演,既让大家感受到了错误的聊天造成的尴尬,领悟到恰当的聊天的重要性,为正确评价文本中主人公的聊天方式做好了酝酿工作,同时,真实的语境呈现,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提升起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借助多模态形式的课堂导入手段,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指向性,为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做好铺垫,使英语课堂更加高效。这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将多模态导入手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秀红. 导入艺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9, 000(018):88-89.
[2]郭恒. 高中英语教学导入艺术的实践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9):166,213.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