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中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张文峰
[导读]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迎来了挑战
        张文峰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663000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迎来了挑战,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初中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通过体育活动锻炼学生身体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严格约束自己,乐观生活,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等。而对于学困生而言,其在体育学习任务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低下以及消极态度,教师可以通过体育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
关键词:初中体育;合作学习;学困生;自信心培养
引言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考试科目包括文化课和体育课两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学校在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调整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将合作学习有效地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体育素养,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和锻炼,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上课之前,学生听到体育
        课很兴奋;上课之中,学生盼着快下课;上课之后,学生期待下次能有“放羊课”——这是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的状态,完全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放羊课”已经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队列队形练习和体质健康测试,以及少量的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育游戏内容。前者让教学内容简单枯燥,后者让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和丰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
        (二)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家长过多地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以及综合素养发展。很多家长认为体育课只是能够给学生带去娱乐,对学生学习毫无用处,甚至鼓励学校减少体育课程,给学生学习增加时间。当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后,还没有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节奏,家长就急于给学生安排各种补习班,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身体体质得不到重视。家庭教育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判断,家长的溺爱、放任,致使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造成身体虚弱、脑力透支,成为体育教学中的学困生。
        (三)体育教育的地位不高
        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在中学课程体系内体育科目并未占据主要地位,可以说地位低下,在多数教师的思想观念中,首要教育任务就是给学生讲授更多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忽视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会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中,还有些教师会肆意占用体育课时来进行其他科目的教学,导致体育教学难以正常、有序进行。严重情况下,还有些体育教师遭受不公平待遇,学校领导就没有一视同仁对待校内教师,导致体育教师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教学积极性不断下降,在进行教学时敷衍了事,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单一,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内容十分单一,仅仅是一些跑步、做体操等基础训练,学生日复一日地开展这些活动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体育课程时间长、没有创新,学生就不会期待上体育课,反而觉得它是负担则去躲避上体育课。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一味地听老师讲解并且完成老师设置的各项活动,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上体育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


二、初中体育合作学习模式中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长久以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老师来说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局面,还可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学习环境,很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对其很疼爱,导致了很多孩子怕受苦受累还有些自私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教学老师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去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他们明白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有利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团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才能够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与长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培养初中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老师也要不断为学生创造合作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机会,多多鼓励他们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任务,体育教学老师要提倡同学之间进行互帮互助的行为,老师也要多多帮助体育后进生,多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表现,这样才能够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才能够全方面的落到实处,极大的发挥出了合作学习的作用。
        (二)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效率。在体育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之间分小组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和训练,彼此之间互相督促学习,不仅促使学生成绩得到提升,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合作学习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进一步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根据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变化,灵活地转变体育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小组合作效果,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促使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为合作学习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如果想要学生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那么教师应先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教学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下来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形成热爱体育的思维并了解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四)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活动
        活动和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也是体育教学内容开展的平台,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关键。在这之中,首先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只有建立在学生较高的学习热情下的体育教学才是更有意义的。所以,在体育课前,教师要提前对本节课的开展情况进行熟悉的预设,设计好相关的教学活动,开展相应的游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的参与度,保证体育课教学的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玩耍,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多开展以游戏活动开展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极大的促进学生对该学科的喜爱,从而更加专注的投身于教学活动中来。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意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进一步热爱体育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体育学困生自信心的培养,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这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应当认识到多种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通过体育竞赛、游戏等方式,让学困生以多种合作方式展开有效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广大教师应当积极改进和寻求有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为其未来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代小兵.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65.
[2]朱宝满.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及措施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5):122.
[3]吴贤明.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02):133-135.
[4]袁培江.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5):163.
[5]韩银生.初中体育教学反思[J].报刊荟萃,2018(07):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