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桃园小学 261021
摘要:要想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学校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开展美术教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教无定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因材施教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关键词:小学 美术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能力”是近年来,我国在各行各业中都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培养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优秀小学毕业生,是社会对于小学教育的新要求。而小学美术,是我国小学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所教授的美术相关内容,对于处于小学这个年龄阶段具有极强形象思维的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因此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究势在必行。
一、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打造美术高效课堂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广泛运用到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帮助。而在教育领域,现代科学技术也发挥着显著的教育作用,能够进一步推动教育革新,帮助教师教育学生。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打造美术高效课堂,更好地培养与教育学生。首先,美术教师可以寻找各种各样的美术图片,制作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PPT教学课件,然后教师再进行教学解说,通过图文来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对相应的美术知识有一个基础的理解。小学美术教师再播放与美术相关的视频及音频,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互动,在互动中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大胆发言,讲出自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慢慢地也就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了。
二、注重观察,锻炼美术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维、锻炼小学生意识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教师要加强小学美术学科的重视,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进而培养小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师通过为小学生创设观察情境、提供观察平台,来锻炼小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眼睛看来了解观察对象的形态、外貌、颜色等,形成自己的认知,丰富自身的体验、拓展小学生的视野。
三、增强探究教学,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
探究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强化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增强探究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可以在进行美术教学设计时,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给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学习任务,可以是单个探究任务,也可以是多个探究任务,可以是学生单独探究,也可以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教师的引导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而新的观点很容易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
四、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在教学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教材的教学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其更贴合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DIY制作的活动时,就可以让学生将家中不用的、废弃的物品带来,用这些家中的物品进行制作。而小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就更容易接受,也就敢于大胆进行美术制作了。然后小学美术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不要加以干扰,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运用丰富的教学知识,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美术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最终在实践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而在理论教学中,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例如在教授《家乡的古建筑》这一美术课程知识时,教师就需要提前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学生的家乡建筑,并将其与课程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只不过没有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因此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时,可以将全体学生按照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组成一个个学习小团体参与到活动之中,而教师要引导每个小组进行学习,让小组成员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交流,互相帮助,最终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健康成长。
六、科学地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小学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思想。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害怕主动探索,久而久之会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利用积极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热情和美术创造动力。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于美术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摒弃以往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的主动性。教师在评价过程当中要注重评价的合理性,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性的学习观念。美术作品能够反映学生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绘画思想,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绘画作品的深度,在学习过程当中更加用心。
七、强化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活动教学是学生个性及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高对活动教学的重视程度,具体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内实践活动,侧重于创作练习、课内绘画比赛等方面。教师要严格控制课内教学的进度,通过予以教学充足的时间,保障课内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二是课外实践活动,一般而言,其主要包括户外写生、校园绘画比赛、校内艺术展览等形式。如,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户外写生活动时,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首先,美术教师应当规划好具体的活动流程,明确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具体的活动准备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针对户外写生活动,笔者将活动的地点确定在校园内,活动内容为表现校园风光。其次,教师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划分好小组成员的各个角色,引导组内成员相互监督,以此促进户外写生活动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发布差异化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绘画内容,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交绘画成果。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户外写生活动的落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通过绘画成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绘画情况,以此为基点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时代,创新能力和想象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为了小学生的学习成长,更为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小学美术教师要抛弃传统教育思想,学习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运用更加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手段来教育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小学美术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最终促进小学生的美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昌巧.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黔西南日报,2020-08-09(004).
[2]孙小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53-55.
[3]周建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45.
[4]陈浩.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24-125.
[5]赫然.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