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一中学 412400
摘要:通过理解思维可视化与思维品质提升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教学实例为载体,阐述了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可视化;读写教学
引言
根据语篇特点采用思维可视化手段加强读写互动、读写共生,构建可视化读写教学模式。学生以思维导图为载体,通过阅读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并挖掘用于书面表达的素材,通过思维导图中关键信息的对比、探析、考量等,提升对文章中含有的深层次思想的判断、理解和评价能力。依托阅读获取的信息做支架,运用阅读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借助导图使思维可视化,写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品质三个方面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发展,从而更加快速准确地去解决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思维可视化的理论概述
思维是一种不可见的思考方式和规律,具有抽象性,如果不对其进行图示化的表达,则难以被人理解。所谓的“思维可视化”就是指通过一定的表现方式将思考的路线与逻辑表达出来,帮助人们理解与记忆。思维可视化工具通过将知识结构视觉化来帮助学者在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零散的知识进行重组,最后提高学者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它的本质是隐性思维显性化、隐性思维可视化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就提出思维导图。
二、读写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笔者以语篇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为例构建具体的教学思路,研究如何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Step1:Lead-in
在导入环节选择一些图片和视频来帮助学生激发内心的情感,对Journey话题进行语料储备,提升思维积极性,从而引出语篇话题。接着,引导学生对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展示名胜古迹图片,并进行小组讨论完成思维导图,随后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入课程内容的主题——Journey。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逻辑,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通过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同时在活动这实现认知。这类隐藏丰富认知的活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还能够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分类材料,总结过程体验,进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Step2:Reading
泛读是阅读中人们常用的一种方式,也是处理大量阅读信息的有效办法,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整体框架,抓住文章主旨大意,把握文章中心。接着,精读不断深入,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形成有序的图式,深入理解语篇的内容和深层含义。最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学生在理解和熟识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达到语篇教学的升华。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渗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泛读提升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而精读却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对文章内容、逻辑的掌握能够更进一步。经过学生的创造性复述,显化隐含的思维,来获取关键性的信息,再进行合理的判断、综合的评价。总之,绘制思维导图将隐性思维显化,能够帮助学生层层深入,把握文章内涵,从而提高批判水平。
Step3:Discussion
讨论的过程中,讨论的核心是阅读时所归纳出的导图,中心词为“Journey”及其主干,与Reading环节相呼应,从旅行必备的destination,transportation,accommodation和attention四个方面展开。通过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完成思维导图枝干所需关键词,并进行展示陈述。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侧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课标所述,思维品质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性看法表述出来,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拓展和提升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Journey Down The Mekong迁移到实际生活中的My Journey,隐性思维可视化,结合人与自我,突出主题语境,升华语篇,提升创造性思维。
Step4:Writing
写作环节通过完成以“My Journey”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四人小组讨论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思维导图。下面选取的是笔者所任教班级的一个小组,该小组是以Beijing为目的地的思维导图,图中从destination,transportation,accommodation和attention四个方面制作思维导图,为书面写作准备支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强化学生思维品质三方面的提升。新课标要求中把思维品质定义为“思维是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把语篇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写作输出,表达出符合自身的旅游计划,提出创造性观点,在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培养了思维品质。
三、思维可视化对读写的教学启示
(一)构建框架,把握重难点
可视化工具的优点在于直观性和推理性,通过直接明了的图形搭建知识框架,利用思维导图、流程图、鱼骨图等逐层分析文章,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要点、抓住内容框架,根据关键词,有目的、有方向地选用 5 个单词或词组,为续写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二)破解当前英语教学困境
可视化工具把抽象的文本直观化,把零散的细节系统化, 能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变“填鸭式” 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合作学习,使英语课堂不再单调沉闷、枯燥乏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利用图式与框架,梳理知识脉络,绘制各具特色的图解 ;读后续写的开放式结尾也给了学生一个较为自由的写作空间 ;通过团队协作或独立思考,完成思维导图、流程图或分层图制作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反思、知识交流以及情感 碰撞的过程。
(三)凸显教育信息化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全国高中率先启 动线上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可视化教学工具在线上教学中大放异彩, 凸显了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 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教师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技能,运 用多种手段让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写好作文的前提,与写作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读写结合就是指通过阅读来获取语料,内化知识,通过写作输出,达到学以致用。学生在读者与作者的转换之间,以一种交际的过程最终学会语言。笔者尝试将思维可视化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选择思维导图这个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通过思维可视化分析,吸收有利于英语读写教学的因素,结合高中英语读写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促进学生写作,优化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发散读写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林清霞.??英语广场.?2020(11)
[2]合作预习在初中英语读写中的应用[J].韩凡凡.??教育现代化.?2019(29)
[3]善“思”者“智”——刍议思维品质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培养路径[J].姚亚军.??考试周刊.?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