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刘金萍
[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
        刘金萍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2623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读写结合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能够构建英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和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为基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将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促进他们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生英语读写教学就是要利用小学英语教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加强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读写结合的教学概述及价值
        读写结合是指教师积极剖析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关联性的教学步骤,按照其对应关系设计优化的方案,指导学生展开整合式的学习探索。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借助解析文本知识点、分析文本结构、提炼文本情感来构建写作语言、优化布局方式,并融入个人情感,呼应主题,系统化地深化写作技能。学生在执行这些写作步骤时,能综合性巩固在阅读探究中学到的各种知识、内容及情感,获得较为深入的理解认知效果,由此相互促进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语言实力。小学英语教师应突破思维局限性,善于发掘学科教学各项目之间的密切联系。
        2多模态化与以及多元读写能力的关联性
        在人体感官中,交际模式以及感知渠道是互通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的相互促进沟通,人的感官才能呈现出立体的效果。这种感官模式就被称之为模态,而这也是人能够认知世界的基础感官模式,而对于多模态化与分析则是在语言学中称之为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在的内容,在语言之外通过这类型的感知信号同样能够获得对应的信息并且解析其中的意义内涵,通过这种形式也能达成对人际功能的实现。在人教版教材中小学英语教学对这一方面的应用在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素材的应用,随着教学素材的应用教师能通过多媒体播放对应的视频内容,通过观看视频获取图像和声音两种渠道的信息内容,学生能够充分地从中了解材料中所具有的内涵性,通过同时调用不同的感官模态理解材料中所给出的条件,针对问题进行回答。一般而言,这一过程需要动用的已经属于多模态效果,按照定义动用3种或以上的交互机制就能够称之为多模态,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的过程,实际上学生调动了视觉、听觉以及触觉3种干事模态,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以及题目的理解才能达到深入的程度。而这种模态认知方式虽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对学习过程而言尚且缺乏对应的应用机制,而对于这一问题需要采用多元读写的教学方法。

这一教育方式由新伦敦小组在1994年提出,主要提出人们通过印刷品以及图像声音等方式接受和传递信息,作为传播交流渠道和使用数量最多的语言种类,英语的全球化背景使其在口语和书面上的应用差异性逐渐扩大,因此重视实际应用效果的学习方式才能满足其适应性,尤其在中学读写教育过程中更容易注意这一问题,所以构建适合多模态感知信息的教育模式,多元读写教学法也就应运而生,通过结合信息技术以及文化素养实现高水平的教育效果。
        3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策略
        3.1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读写教学内容和资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搜索和丰富读写教学内容和资源,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进行延伸,开拓学生的眼界。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直观展示,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词汇和短语,为写作提供契合的素材,使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他们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译林版教材“Ilikedog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动物的图片,与学生之间建立对话,锻炼学生熟练运用“Ilike......Doyoulike......?Yes,Ido.No,Idon’t.”等短语。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动物的简单对话。另外,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Storytime,请学生试读对话,学生听录音跟读,并且看图,给图片配音。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2巧用思维导图,构建学生的英语读写思维
        在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思路,让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和写作,使英语教学更加高效。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主题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阅读时构建的思维导图指导写作的思路和框架,为写作提供辅助,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满足英语核心素养的需求。例如,在学习译林版教材“Ouranimalfriend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建立单词的思维导图,将“bear熊,rabbit兔子,mouse老鼠,cat猫,dog狗,pig猪,elephant大象,panda熊猫,zebra斑马,bird鸟等”动物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动物单词。另外,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建立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习写作“Ouranimalfriends”的一般思路,介绍我的动物朋友的颜色、身体的器官和特点等,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练习写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在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索中,教师应注意把控读前导入、读中讲解与读后拓展等环节,注入读写结合思想,利用多元教学举措与手段,引导学生展开整合式探索,既要深化其写作技能,又要借此保证其阅读收获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安容.刍议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J].现代交际,2013(6):157.
        [2]李娜.利用主课文进行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有效途径[J].赤子,2015(6):124.
        [3]余志忠.创设情境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