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丹
贵州省盘州市响水镇中学 贵州省盘州市 553505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和获得信息技能的一门,具有操作性、实践性、互动性的学科,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课堂的开放性。所以,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成为此学科教学的困难。许多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时,无法应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新的不确定的因素,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度不够,学习效率不高。
关键词:初中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课堂秩序是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保证,教师应该将教学贯穿于教案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以及课堂情境设置。只有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教学,才能够呈现一个有良好纪律的课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要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内在教学,如果初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增强,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生愿意配合老师,那么教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校和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套完善的教学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的软硬件配置如果不够完善、不够先进,就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甚至一些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一定的误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和教师比较看重文化课程,对于信息技术等一些技能类课程并不重视,甚至部分学校和教师错误地认为学习这些课程会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效果,浪费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时间。我国大多数学校每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程,有时这一节信息技术课还被学生用来复习文化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无不体现出学校和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除此之外,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也没有给予较强的重视,学校认为一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课余时间比较多,所以会在课余时间为信息技术教师安排一些其他工作,这也是导致信息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受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学生也不会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由于学校没有把信息技术课程安排到考试中来,学生也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来看待信息技术课程。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教师和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对最终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我国新课程改革给予了信息技术课程一定的重视,但是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在教学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也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工作往往只靠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这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教学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照本宣科地讲述教材内容,其次为学生进行演示,最后要求学生自主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太单一,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又死板。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从而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3初中学生在课上主要是以“娱乐”为主
首先从初中学生的角度来讲,许多初中学生因为接触到与时代相接近的信息技术,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每当上信息技术课时就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当然,这正是信息技术课堂需要的活力,这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然而,许多初中学生在课上主要是以“娱乐”为主,而未真正学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知识,这无疑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在上课时对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不够透彻,很难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堂互动性较少。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导致许多教师教学时不知道怎样去应对教学当中出现的突发状况,面对学生的调皮、学生不听讲的现象,感到手足无措。
所以,让教师在面临着十分混乱的课堂时,难免会觉得分身乏术,既未抓好信息技术课教学,也未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灵魂和指导,它是教师有效把控信息技术课堂的途径,所以,信息技术课堂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正确地把握好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如果教师能够设立正确的目标,那么信息技术教学就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够极大限度的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师在设置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时,应该以新课改理念为背景,基于信息技术教材而突破信息技术教材,依靠自身的素质发现教材当中潜在的内容,以达到开启初中学生思维,提高课堂质量的目的。最后,语言是信息技术课堂的载体,也是初中学生和教师相互讨论,进行思想碰撞的工具。信息技术教师要善用言语,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幽默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具有启发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当中,改善课堂混乱的现状。
(二)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提高学生专注度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为初中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情境,释放学生的天性,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让课堂和谐、规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以下活动,第一,可以借助电脑设备为初中学生创设绘图比赛,引导初中学生在信息课堂上可以自由绘画,可结合信息技术、数学等多种学科,这样有助于让初中学生在自由轻松、多姿多彩的信息课堂当中养成好习惯。第二,教师还可根据生活实际,引领初中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愿意听讲、学习,教师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新时代机器人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广泛运用,为初中学生设置机器人制作大赛,让学生动手。
(三)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初中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欲望,初中学生只有拥有信心了,才会愿意花精力,花时间。所以,在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始终不能忽视“课堂评价”环节。有效地课堂评价能够改变学生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也能为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依据。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满意度,这样更能够有针对性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不爱学习,学习习惯不好的现状,这样有针对性改变学生的现状,从侧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发现有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知之甚少,经过调查会发现,这部分学生不是真正对信息技术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学生的底子薄,不知道如何学习。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愈发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教师除了革新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现在信息技术课堂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余纯会.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低效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4):54.
[2]陈文文.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雨课堂”在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的应用为例[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08):7-8.
[3]赵金玉.关注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J].时代农机,2019,46(08):100-101.
[4]张国平.STEAM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245-246.
[5]蒋宗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9(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