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教学质量困境破解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李星发
[导读] 乡村小学教育是乡村小学生的启蒙教育
        李星发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学   616752
        摘要:乡村小学教育是乡村小学生的启蒙教育,乡村小学教育工作部署关系着乡村小学生的学习命运,关系着乡村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策略研究
        引言
        乡村小学教学质量如何,关系着乡村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为乡村小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启蒙教育资源环境,打破制约乡村小学教学质量发展的困境,是积极回应国家大力倡导振兴乡村教育的呼吁,需要当代的乡村教育者着重思考如何利用乡村学校固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以突破教学困境、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乡村小学教学质量主要困境的成因
        (一)家庭缺乏合理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是联同学校教育影响学生学习的不可缺的教育。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家长就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配合学校工作。尤其在乡村家庭中,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家长用外在物质激励孩子学习,或采取极端的打骂教育方式,或只注重学习结果。乡村大部分家长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出现以物质奖励激励孩子学习的情况,以求弥补对孩子学习、生活的照顾不周。有的家长虽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只问不管或不管不问,他们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的排名、孩子是否被班主任点名批评等。以上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身心、学习的健康发展,在无形中还会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和压力,自然达不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效果。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校长缺乏教学管理意识
        学校层面则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教学管理意识,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目标不清晰、不关心学校教师整体教学素质提高、教学管理观念落后等。在教学管理目标上,乡村小学一部分校长是处于一个浑浑噩噩的状态中的,不知道如何细化教学管理目标、精细管理学校的教学。而且,还有部分校长处于摸索教学管理的实践中,所以懒于改变现有的教学管理目标。在学校教师整体教学素质提高上,有些校长没有一个全面的考虑部署,没有在内部正式设立教师教学研讨会,或设立了但也只是流于形式,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部分校长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缺乏重视,致使一些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堪忧。在教学管理观念上,乡村小学部分校长懒于更新观念,不仅没有教学管理的大局意识,也不知道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可以让学校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小学校长具备清晰的教育教学管理意识是学校发展的必需条件。
        (三)教师欠缺教学自省能力
        教师教学自省能力欠缺的原因之一是学校不当的教学管理方式、不力的师德教育、繁重的教学杂务、偏低的薪资待遇、残缺的教师培训以及失当的高师教学。乡村小学教师教学自省能力欠缺,使其素质不高、教法不活、观念陈旧,导致课堂费时多、效益低。要练就一身很强的教育功夫本领,获得一本好的教育功夫“秘籍”,教师就需具备较强的教学自省能力。教学自省就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综合自评与他评引发自己自省,调整自己教学欠缺的地方。自省可以让教师更清晰地认清自己所欠缺和待完善的地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教师提供一条通往专业发展之路的捷径。
        二、理性探寻破解乡村小学教学质量主要困境的策略
        (一)完善制度:采取手段促进乡村教师发展
        1完善科学合理的乡村教师评价机制
        所谓乡村教师评价,就是通过对教师素质及教育教学工作中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判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提高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教师评价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师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判定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引导教师参与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那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教师评价机制?一是需注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很难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关于教师的教学也很难以数量的关系予以表示,如果单独采用定量评价就会影响评价的公平性。鉴于此,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采用座谈、问卷调查、访谈等定性评价方法,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这才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二是需注意内部与外部评价的结合。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教师评价机制,不仅要注意乡村学校内部的层级评价,还要注意学生、家长等外部评价,以考查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综合内部与外部评价,引发教师本身主动反省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内外部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促进教师教学工作能力的进步。三是需注意过程与结果评价的结合。过程评价在于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认真参与从点到面的教学培训活动、专题讲座、教研组讨论和集体备课,以及过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评价在于考查教师最后的教学成果。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教师评价机制,将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督促教师主动审检自身的教学日常工作,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成果。
        2加强乡村教师团体教学自省管理
        加强乡村教师团体教学自省管理,可以了解教师自省教学的不足之处。建立乡村教师团体教学自省管理机制,可以由校长牵头,每周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团体教学自省研讨活动,以实名制记分的形式对教师严打考勤。教学自省顺序可以以抽签形式确定,以教师就这一周的教学状况做一个深刻的自省为主要内容,探讨自身教学的好与不好。教师教学自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对象等。教师自省结束,其他教师就该教师教学自省的结果进行评价,评价这位教师所述的自省方式怎么样,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是否有更好的建议给予该教师,该教师通过这样的自省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不对。但需注意的是,这种教学自省要突出教师自省的主体性。所以,在教师互助自省中,其他教师相当于主导,而教学自省的教师相当于主体,以这样的形式使教师在教学自省中处于主动自省个体地位。
        (二)鼓励教师参与有关教学提升的活动
        鼓励教师参与提升教学能力的活动,可采取以课堂研究为载体的教学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乡村小学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转化为本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参与课堂课题研究可以使教师得到新的教学启发,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可以推进乡村小学发展,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更新完善乡村小学教学基础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规定,中小学教学设施的投入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所以,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乡村小学实时拨付资金,保证乡村小学基础设施能够按时购置、按时更新。政府应加强专项资金拨付,运用于更新、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建设不完善,会制约乡村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小学受办学经费不足、师资资源、教学设施设备等因素限制,教学质量提升困难重重,主要有来自家庭、校长、教师等方面的原因。这严重影响了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J].斯朗措姆.??科普童话.?2020(36)
        [2]探究如何提高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马存军.??亚太教育.?2019(04)
        [3]提高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J].高尚.??农民致富之友.?2020(07)
        [4]谈谈如何提高乡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J].韦艳酹.??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