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
贵州省盘州市响水镇中心小学 贵州省盘州市 553505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随着小学年级学段的升高,小学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学困生的成因;解决策略
一、前言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的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而健康地发展。随着小学年级学段的升高,小学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学困生)。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概述
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他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源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将学习困难儿童列为特殊教育对象,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的是在1978年以后。到目前为止,可查阅的与学困有困难的术语已经达到90种以上,我国学术界对学习困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比较流行的有学习困难学生-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制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者医疗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研究综合考察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资料,可以说“学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困”又是一个会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问题。就定义而言,“学困生”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和严格的划分标准,心理学、教育学上也没有量化的测量结论,几乎每一位国内外的研究者,他们对“学困”的定义都是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归类出来的,但是他们的理论中又确实有着不容置疑的相同,这些“学困生”,都是学习成绩落后者。于我国,“学困生”特别是语数英的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群体,他们中,有的不仅仅是学习不努力而成绩较落后,有的思想也不求上进,品德和学习二者都较落后。
“学困生”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教育家的说法,一针见血,说到了每位一线教师心中的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从广义上讲,历史走来,时到今日,“学困生”并没有脱出这三个类别。
三、解决小学学困生心理成因的对策
(1)开展开放式数学课堂
导致小学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心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将小学教师们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不能够再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当中。小学教师们应该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从而解决其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出现学困生的情况。
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来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树立学生们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帮助其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知识。小学教师们通过构建开放式课堂让学生们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索,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本人在进行小学教学时就会开展开放式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们先进行自学,然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我在一旁进行学习方向和思路的引导,最后总结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引导学生们进行解决。通过开放式的小学课堂培养小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小学生们更好的学习知识,缓解学生们的厌学心理。其次,我在布置作业时不会布置大量的习题,反而是会和生活实践结合,布置一些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们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继而解决了学困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的心理成因。这样的教学使得我所在的班级学困生非常少,也证明了开展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对于解决小学学困生心理成因有着很大的帮助。
(2)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传统的小学教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并不重视,这是导致小学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因素,针对于这一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小学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开始,在教学当中刻意的去纠正学生们的不良习惯,布置相关的作业来解决这一问题。本人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就非常注重对于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培养学生们记好笔记,树立正确知识结构脉络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记好重点的笔记并且在下课进行检查,杜绝学生们懒得动笔去记忆的情况。不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学生都需要进行笔记记录,一视同仁。其次,定期利用思维导图来检查学生们的知识脉络,帮助学生们完成复习,让学生们明白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哪里出现了问题并且进行纠正,除此之外就是向学生们展示完整又清晰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们在之后进行知识点总结时有一个模板,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学习态度和风气一改往日,在学习上很少再出现因为知识混乱或者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的问题,小学学困生也越来越少。这也证明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解决小学学困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3)提升课堂趣味性
小学生们本身因为年龄问题,所以在性格上比较活泼洒脱,因此如果教学氛围过于沉重不利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容易导致畏学的情况出现,最终演化为学困生的情况。针对于这一心理问题,小学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提升课堂趣味性来进行解决。在数学教学当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们可以快乐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接受,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学困生们畏学的心理因素,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会根据教学内容加入一些趣味性因素。通过引入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来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游戏作为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将其合理的加入到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更好的开展教学,有助于解决学困生们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们因为心理问题导致成为学困生的现象在我国并不罕见,这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会对于学生们今后的知识学习以及成长都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整体来看,小学学困生出现的心理成因不仅仅是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学生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小学教师要从学生们的心理出发,来找到问题根源进行解决,才能够帮助学生们完成学困生的转化。要创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关注“学困”这一“弱势群体”。针对本校外来工子女比重较大的情况,学困生中,外来工子女的“学困”研究意义显著,这些学生的“学困”成因以及教育对策的探索研究显得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丹.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
[2]张娟.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成因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
[3]雷淑云.探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及解决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32-133.
[4]杨永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20(18):55.
(课题结题编号:20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