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武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 510645
摘要:人民群众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更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给出了答案,《纲要》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是说,适合的教育就是更好的教育。
关键词:初中课程;适合的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即适合学生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所以,“适合的教育”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科培结合,提升教师素养以校本培训促教师提升
每学期初,学校科研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让走在课堂改革前沿的教师分享心得体会。这种接力式策略分享,对教材的解析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结合教师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理论和认识水平,为学校课堂改革的有序推进和深入实施奠定了基础。以集体研备促教师合作。学校着力加强教师集体研备的工作,各学科每周安排一次活动。在这个时间段,或以科组为单位,或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听课、磨课、反思等,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实现整体提升。另外,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的力量,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相互促进,不断优化教学行为;并借助QQ、微信等平台,交流教研的心得体会、路径与方法等,解决改革难题,实现教师的“自主”与“互助”,提升新课堂模式的研究能力。以课堂实践促教师思考。学校实行“四课”并举——通过打磨精品课、组织专题联教、开展同课异构、举行全员赛课等,让教师立足课堂,观察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提高课例研究的实效。
二、推进特色教育
学生的素质、潜力、兴趣有差异,文化课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学校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只有学生的兴趣特长发挥才能展示,学生的活力潜力才能释放,“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和充满活力。我们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参差不齐。对此,我们坚持“适宜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大力推进艺术特色教育,全面释放学生主体活力,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效果显著。
三、实施“以学定教”改革
教师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来确定,这是陶行知先生为教学改革定的一条原则。“以学定教”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实施“以学定教”,重点就在于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诉求、达成目标等,认真做好学情分析。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前提,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高效率。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学情,善于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实现教的供给与学的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增强教学的适切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满足成长需求
“合适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合适的教育”是指适合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公平、质量和适合自己的教育。约翰·肯尼迪,学)“合适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社会作用。
全面发展不是说一切都要突出,而是要找到适合学生个人的主要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发展,使教育适合学生是发现差异,尊重差异,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途径。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学生成长的学校。我们以轻率、功利、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有效培养,使“各”成为“更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学校是县城的中心,教育资源丰富,艺术教育教师充足,能满足学生艺术类别的选择要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立足课堂,完善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导学案,完成教学预设。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落实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导学案是集前置习题、教学设计、习题于一体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的智慧结晶。教师不断完善该设计,使学生在课前对照导学纲要进行自主学习,落实基础知识,标注疑问点,确定课堂需要探究解疑的方向,以便夯实基础,提高看课堂的学习效率。结合班级特点,创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单位,合作的有效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课堂上,教师把学生按照性别、能力、个性等进行合理分配,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并进行任务分配,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职责,互帮互助,为新的课堂教学探究搭建平台。优化评价机制,激发前进动力。在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建立了“三多一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建立了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教师自评与互评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度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主发展。学校还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教与学的“五个维度”:目标体现度、主导有效度、资源优化度、主体参与度以及效果达成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六、发挥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教学是以多种方式展示每个学生的优点,让学生能够发挥和锻炼自己。(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学习)我们根据学生的基本测试结果和个人意志总结问卷调查,让他们对教育方式和教师选择做出不同的选择。校内教师,校外教师竞争选择,学生家长,教师双向选择,媒体类,美术类,音乐类基础考试后选择
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教育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适合的教育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实施学分积累、认定与转换,营造适合学生自主选择的培养环境,更好服务学生个性成长、多元发展和多样成才。适合的教育的标尺只能是学生,学生自主选择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初中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才能更好推行扬长教育。学校要精心设计系列课程与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扬长避短,展示自我。通过对学生参与、展示情况的全面分析,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学校要搭建扬长教育的各种课程资源平台,探索形成扬长教育的技术方法,积极营造扬长教育的文化氛围,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长处,有预期地成全学生长处,实现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适合的教育”,才能激发出每一个独特个体的智能,包括兴趣、热情,信念和坚守,善良、责任,上进心、平常心、羞耻心,然后加以养成和锤炼,继而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晨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N].语言文字报,2019-11-22(007).
[2].重构课堂教学新样态,开启适合教育新时代[C].江苏省教育厅.2019年江苏省小学教育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学会,2019:53-57.
[3]梅建伟.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J].教学与管理,2019(29):18.
[4].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C]..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培训班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学会,2019:195-200.
[5]汪丛蓉.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N].语言文字报,2019-06-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