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之教育,厚德以载物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薛芬芬 程丰
[导读] 学校自建校以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更新教育理念
        薛芬芬 程丰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小学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学校自建校以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工作为灵魂,坚定一个信念:求真务实,创办一流学校。创新性地开展了德育工作,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拥有了健康的阳光心态,提高学生文明生活的基本素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在行动上的自律,生活上的自立,心态上的自强,最终促进学生阳光人格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博雅教育;德育;特色课程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小学成立于2016年9月,学校秉承“博雅育人 育人博雅”的办学理念,以博雅教育为特色,倡导“善学、善教、善言、善行”的教风,“自律、自立、自主、自强”的学风,推进“博览群书气自华”一校一品建设,坚持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学校精神,在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进行探索实践,措施具体、体系完善,尤其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之立德树人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学校总体发展目标
        博雅教育——取“博学善思,温文尔雅”之意。培“识天文,懂地理,知自我,善创新”的博学之人;育“通诗歌,会书法,懂礼仪,晓音律”的儒雅之人是我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自建校以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工作为灵魂,坚定一个信念:求真务实,创办一流学校。因地处农村,学校生源主要为附近多个行政村的孩子,虽然他们身上普遍具有善良、淳朴、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但在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欠缺太多。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了德育工作,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拥有了健康的阳光心态,促进了学生在行动上的自律,生活上的自立,心态上的自强,最终促进学生阳光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做好德育工作的实施
        要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文明素质的人才,学校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科学的、现代化的德育管理。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管理层入手。
        没有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就不可能有一所文明向上的学校。学校成立了校长负责——教导处主抓——教师、家长、学生干部参与的三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配合少先大队、年级组、各班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既责任到人,又密切合作。
        2.完善和落实德育教育规章制度
        我校在“博雅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整体规划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了《示范区实验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班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公约》,真正做到班班有“规范”,人人有“守则”。
        3.实施“博雅少年”评价,内化德育教育
        为进一步客观、公正、全面评价我校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科学习等方面的表现,形成“博学善思,温文尔雅”的人生底蕴,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围绕课堂表现、课下表现、课间操、社团活动、每月一事、成长档案建设及其他方面进行“博雅少年”评价。
        三、打造特色课程,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1.博雅成长课程----每天下午课前20分钟,学生登台演讲。每班每星期一个主题,可以是读书感悟,可以是讲述所见所闻,还可以讲故事,彰显个性,张扬自我,提升综合素质。


        2.经典诵读课程-----编写《春色满园》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每天早上晨诵20分钟,每周升旗以点诵形式,引领师生诵经典,品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3.“悦读”课程----建设班级图书角,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孩子浸染书香!
        4.足球课程----学校组建了校级足球队,特聘专业教练进行指导。
        5.社会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体验真生活,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科技馆、图书馆、龙源湖公园、学府书苑都留下了实验小学学生的足迹。一次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安全课程----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设置特色安全课程,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遵纪守法,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
        四、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1.开展入学仪式教育活动。每学期的开学初新生入学要进行入学仪式教育活动,并且学校把“开学第一课”纳入常规课中,从备课到上课教导处统一组织、评价,并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2.开设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让行为习惯教育“入脑”。为了进一步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上,校长设立了“国旗下课堂”,主要针对近期发生的比较普遍的不良现象进行纠正,对表现优秀的人物和事迹进行表扬。此外,重点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实行行政值日责任制,对“小雅岗”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及时反馈,以检促进。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3.班队活动学生做主。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是我校班队活动课。任意一个教室都呈现这样的情景:黑板上进行了精心的布置,教室里气氛热烈,掌声四起,小主持人在讲台上,班主任在教室后点头微笑。我们的主要经验是,一是加强对主题班会的检查和评价,要求班主任在每次活动前上交活动计划,活动后学校及时总结表彰;二是重视班队干部培养,以点带面,提高班队干部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4.精心设计离校课程,举行六年级毕业典礼活动。由学校组织,六年级组全体教师参与,精心设计毕业生离校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中学。
        五、利用校外资源,构建德育网络
        学校特别注重发挥多渠道的教育作用,在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网络功能的基础上,拓宽教育渠道,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
        1.有效利用校外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工作。我校邀请到焦作市教育局教科所慕小永所长、焦作市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范爱军等来校讲座,聘请示范区高新派出所干警郑伟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并定期来我校上主题教育课。
        2.加强家校联系。我校为把家教工作落到实处,成立班级、校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发挥其作用。每学期各班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认真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并及时整改学校管理和学校教学中的问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校扎实的德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学校校风正、学风浓,校园环境优雅整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讲文明讲礼貌,举止文雅;二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两年来,得到了上级领导、教育同行以及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先后获得“中国好老师”公益计划基地校、“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基地、全国足球特色示范校、焦作市“文明校园”、焦作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后,我校将继续砥砺奋进、努力前行,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学校,为发展优质基础教育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张香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4月
        2.《坚持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新发展》  张海珍 卞逢祥 《学周刊》 2015年12期
        3.《用文化推动农村学校德育发展的策略》 郭宪军 2011“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暨全国基础教育协作体交流会

作者简介:薛芬芬 1982年7月 女 汉 河南焦作 本科 中小学一级教师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454000 单位: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小学
程丰,男,1984年5月,回族,河南焦作,本科,中小学二级,教育管理研究,454000,单位: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小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