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封晶晶
[导读] 历史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于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而是需要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中能够对其加以理解与感悟
        封晶晶
        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 832000
        摘要:历史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于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而是需要学生能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中能够对其加以理解与感悟。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现代教学的培养方向为基准,教学活动的设立在创新形势下,针对于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进行实践,本文将以八年级上册课本为例,针对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体会进行表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探究性学习;探究实践
        引言:
        探究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诸多的优势效果,其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亦能够使得学生在探究过程当中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加深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
        一、基于学生本质进行探究学习
        在展开探究性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这一实施活动的中心进行设计,一方面,应当以中学生阶段的心理以及个性角度出发,这是探究式教学过程当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初中生的在之一年龄时期其思维相对成熟,并且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受青春期阶段的影响,学生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则会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情感发展的过程中,亦是逐渐变得丰富起来,因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则应当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基准,并结合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能力进行创设,以设计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主题探究活动为主[1]。
        另一方面,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创设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同时对于学生独立性学习具有一定的要求,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性,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之际,教师应当以创造探究条件的角色,促使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此期间,教师则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内容,给予一定的提示等,以辅助学生的探究,从而提升探究学习的效果。
        二、探究方式多元化
        (一)角色扮演
        趣味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主要作用导向,因而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在探究的方式上应当增添趣味内容,其中,教师则可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历史探究实践。例如,在学习《12.新文化运动》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则可假设学生当下所处的社会正是这一时代,进而让学生以报刊记者的身份,通过搜集相关的资料内容进行实况报道。如此一来,教师不仅为学生创设了时空情境,同时给予了学生记者的身份角色,以激发探究的趣味性质,学生在这一情境的创设下,则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从而使得探究活动得以有效的实施。


        (二)辩论式探究
        在历史学科的文化之中,有众多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不同的立场观点,基于此,则可创设相关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人物立场,持着不同的观点开展辩论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探究变得具有活动性,更是使得学生在准备辩论内容时,能够自主的查阅大量的资料,从而使得学生得以掌握更多与课堂之外的专题内容,同时亦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2]。例如,在《8.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中,教师则可创建以支持孙中山革命以及反对孙中山革命的两种派别,进而组织学生自行选择派别,通过收集资料进行探究之后,进而开展辩论赛。
        三、丰富探究途径
        (一)知识型探究
        在形式上,除了趣味性的探究活动之外,还有较为常规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得以有效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其中,立足于课堂本身的探究,是以建立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于其中某一个问题的探究,也可称之为知识型探究。例如,在《7.抗击八国联军》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在讲述到《辛丑条约》的签订这一部分时,教师则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比如,“当时各个国家在我国的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国家都有哪些影响?”。这种方式的探究活动使得课堂教学逐渐变得轻松化,使得学生得以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自身的观点,从而提高对于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二)实践性探究
    另外,则是具有实践性质的课后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活动的形式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则可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探究主题,例如,在学习《2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中,教师则可让学生以毛泽东的七律诗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为题,通过合作查找资料,进而制作PPT分享探究成果。而在自主探究的教学实践上,教师则可通过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个延伸知识的内容作为探究主题,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并进行整合的方式。例如,在学习了《13.五四运动》之后,教师则可让学生“依据课后的阅读拓展资料内容,对其进行补充完善,通过图文并用的方式设计一份电子报刊。”,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结束语
        探究式学习的实施具有多种形式,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针对实际教学情况择优选择适当的探究方式,以进行探究教学。在此期间,教师需注意的是,应当立足于学生本质,围绕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以提高探究学习的实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玉兰. 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实践体会与思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1):1-1.
[2]封明义. 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理论与实践体会[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 000(005):P.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