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05后”为主的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金理探
[导读] 社会在进步,初中教育随之开始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核心
        金理探
        浙江省龙港市第一中学   
        摘要:社会在进步,初中教育随之开始重视德育内容的渗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核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在新时代需要结合05后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德育教育,不断探索并优化班级管理中的相关途径,结合情感教育,感化学生、基于德育构建阳光向上的学习氛围、重视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走出情感误区、基于德育的时间规划,帮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已、创新民主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热情、通过管理的生活化,延伸教育课堂范围、等多样化的方式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学生在饱含德育内容的班级日常管理中时刻受到正能量的指引,不断的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阳光向上的环境里争做一个眼中有世、心中有是和手中有事的好少年。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级管理;改革途径
        现阶段的初中生主要以05后为主,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但又自认为什么都会,导致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在观念上出现偏差,付诸于行为,开始产生倦怠的情绪,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及时反思,从学生需求为方向,改进管理手段,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为目的,不但提升了其主动性,还释放出了潜力。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进步,实时优化工作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中,表达出心中所想,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审视了以往的工作情况,找到了改革途径,在管理中渗透德育内容,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观念,规范行为,使之愿意紧跟教师授课节奏,去探究更多的内容,提升了主动性,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一、加强情感教育,感化学生
        初中班级管理的内容较多,班主任除了要做好课业指导外,还应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才能设计相应的工作方案,以更好地渗透德育内容。初中生的情绪容易波动,班主任以往略带强制性的管理方式,让其产生了抵触的情况,整体的气氛较为紧张,不利于融入德育内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班主任需淡化权威通过加强情感教育,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用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使之感受到自身被尊重,愿意配合,才能使工作改革顺利的开展。部分班主任还是注重学生的成绩,以上为依据进行管理,需要及时转变理念,对能力弱的学生融入更多的耐心,去寻找出现问题的根源,一起改进,而不再是一味地批评,给其机会展现出自身的实力,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了主动性。例如,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名批评,易使其对自身失去信心,更不愿去改进,开始行成了倦怠的情绪,成绩也停滞不前。班主任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根据成长特点去引导,基于德育地渗透,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像学习习惯、时间利用、家庭因素、网络内容等,找到恰当的沟通方式,与家长联系、引导其正视社会现象,纠正了观念,顺利度过叛逆期。班主任在管理中注意用词,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体现出情感的关爱,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才能加强联系更好地融入德育内容,提升工作质量。班主任要对“问题生”、“后进生”多关心,发现其微小的进步后及时表扬,还可以私人定制相关的改变计划,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用心关注,主动规范行为,坚持配合管理,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二、基于德育构建出阳光向上的气氛
        基于德育内容地渗透,班主任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分析管理改革的方式,利用教学资源等着心构建阳光向上的气氛,给其带来全新的体验。

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应放低姿态,不再提出强制性的要求,缓解紧张气氛,提升整体的参与度,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饱含学习热情,那么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共同努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班级弥漫积极向上的风气。班主任以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打开了心扉,愿意通过互动表达出真实想法,展现了个人特点,才能更好地融入相应的德育内容,提升工作的质量。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管理的公平,对班主任的工作得到认可,自愿去服从,规范行为,有利于自主学习。
三、重视心理辅导,走出情感误区
        初中生已经有了自身的独立意识,不愿意受到约束,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班主任的管理让其感到抵触并付诸于行动,不利于德育地渗透。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情感愈加丰富,开始对异性产生了新的认识,但缺少正确引导,容易形成误解,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面对这种形势,班主任要重视心理教育,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情感变化,走出误区,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做出长远的成长规划。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再强制性的阻止其情感释放,而是借助异性之间的吸引创新管理方式,尊重其思想变化,逐步渗透德育内容,使之处理好情感关系,形成终身的意识。其实,初中生之间异性产生吸引是成长应经历的,只有正视了这种情感,才能更好地去调整心态,不再认为这是需要掩盖的心理变化,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去感受、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四、创新民主管理方式,激发学生热情
        社会在进步,初中班主任的理念也随之开始转变,对管理方式优化,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审视了以往的工作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了其中不足,基于德育开始创新,提升管理效率。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实践活动,让其体验到德育的真实存在,提升了思想认识,规范行为。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寻找沟通、解决问题等办法,在强化自身思想的同时也保证了班级管理的深度。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存在的自身的想法,班主任要鼓励其表达,并耐心听取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感到被尊重,而不再被约束,提升了主动参与性。
五、结束语
    新时代下,让05后乐于接受你的管理,困难不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而在于管理者内心的改变和方法的变革。我认为05后将要冲击的仅仅是那些习惯控制和绝对权力的管理者,而对那些本已善于沟通与疏导的班主任,05后不但不会给其造成困扰,反而会让他们的管理变得更加轻松。初中班级管理方面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班主任结合实际情况,基于德育对工作模式进行改革,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提升其综合素养。班主任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放低姿态融入到学生中,通过情感交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规范自身行为,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全新的管理环境下,学生感受到了关爱,缓解了以往抵触的情绪,跟着班主任的引导,正视了自身的优缺点,有方向地去改进。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变化,调整着管理方案,符合了其年龄特点,通过德育地渗透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提升了主动性,形成了终身的意识,保证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宁.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97-197.
[2]王玉丽.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途径[J]. 考试周刊, 2018(46):186-186.
[3]舒国莲. 基于课程改革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14):90-90.
[4]陈亚娟.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5):57-57.
[5]李传坤. 初中班级管理有效实施德育的探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5(10):22.
[6]林伟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