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思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阳矿中学 046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彰显语文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旨在能够通过艺术性的构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本文主要从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设计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的艺术性构思进行了浅要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艺术性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摆脱对刻板教学资源的依赖,借助创新型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深切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与感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一、采取新颖的方式突出鲜明的主题
常规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有几个重难点,但只能有一个主题,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能够以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教学中的重难知识点,还可以明确文章的教学目标,而鲜明的教学主题更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条件,可以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深化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艺术性构思的时候,可以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突出课堂的教学主题,以此来增加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知,在教师有条不紊地带领下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构思。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春》的时候,为了将“春的活力和希望”带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如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描述,表现出了春的活力?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进行挖掘与探索,“春草”的“钻”、“春花”的“闹”、“春风”的“抚摸”、“春雨”的“笼”等等,都体现出了春天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学生则可以在体悟文章主题的过程中,顺带完成课本上的学习任务,深化文本理解与掌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二、采用灵巧的方法进行深刻的阐析
古人常说:“教无定法。”一方面是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可选择性很多,不能偏执的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则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变通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构思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潜力,掌握文章的大意,逐步加深对文本内涵的体会和感悟,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社戏》这一课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中所描述的真诚人性、如画风景的体会,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社会背景,以幻灯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掌握学生心理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12-16岁之间,该年龄段的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自身又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故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构思中,教师需要在关注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变、张弛有度的教学手段,放松学生的紧张思绪,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愉悦和满足,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与情趣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其次,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对教学艺术这一技能的掌握,从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将艺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贯彻生本理念的同时,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进行培养。
例如,以教学《黄河颂》的时候,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明显缺乏有效沟通,情感的缺失导致教学艺术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解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中“望”字的含义,引出文章中关于黄河形象地描述部分,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地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文本中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情感的体会。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艺术性,教师需要深入研读课本教材,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并在不脱离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设置鲜明的教学主题,采取灵巧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不断地探究总结中,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构思的探讨[J].求知导刊,2020(44):56-57.
[2]王永春.新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J].新智慧,2020(17):68.
[3]薛彩银.初中语文教学艺术性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0(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