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王增强
[导读] 阅读是能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王增强
        山东省禹城市实验中学  251200
        摘要:阅读是能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学生阶段,阅读是学习好语文科目的关键手段,培养出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人生都会有很大的助益。在中学阶段,阅读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优秀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最直接表现。所以,初中教师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重视阅读的教学,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创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这一名言很好地诠释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这一句话的内涵。学生因成长环境不同,人生体验也有所区别,所以对文本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有自己的观点。而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采用多种方法实施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勇于质疑、善于表达,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语文的素养,在不断的思辨中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初中语文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方面的缺陷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人都还不够重视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开展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面还不是很充分,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大多数初中学校的语文阅读教育,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的,也就是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学生更加深人的体会阅读、理解阅读知识有很大的阻碍。具体来说,从学生的这一方面看,由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环境,或者是家庭等等的原因,会导致初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差别比较大,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基础水平,如果还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那么对于同一知识的学习,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教师教学通常会进人的一个误区是,运用反复的对于课文的讲解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因为害怕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就对于文章反复讲解,这样的讲解破坏了学生自我阅读学习的机会。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根本没有了用武之地,会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而且,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不会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漫无目的的阅读不仅浪费时间,对于学生语文的学习用处也很小,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内容给出学生个性化阅读方向的目标,这样才会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切实的指导增长作用。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一)运用多种朗读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化的行为,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多的了解,整理文章的思路以及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知,而且可以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让学生的阅读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分角色朗读。很多的文章都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来融入到课堂氛围中去,而且也可以对角色有更深刻的了解,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分组朗读。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可以自行讨论角色表演形式,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以这样的方式锻炼胆识,更好的表现自己。男女组合朗读。

男生和女生之间本就是有很强烈的好胜心,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让男女生搭配进行朗读比赛,呈现不一样的感觉,也可以让男生和女生之间进行对比,找到各自身上的不足,可以更好地取长补短。
        (二)丰富活动彰个性
        语文教学中,可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尽情展示、彰显个性。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活动环节的设计应由浅入深,从梳理内容到自我表达,再到加工创新,学生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的参与者。如学习《昆明的雨》,可设计三个有梯度的活动,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小组间展开PK,以“小组擂台积分榜”为评价方式。首先“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认真浏览文本,疏理材料,认识到文章的选材虽然多,但是并不是杂乱无序的,都是由“对昆明雨的喜爱和思念”的情感串联起来,掌握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时,品析语言“淡而雅”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可通过开展“我是小小品析家”的活动,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抓住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全文的核心句、关键句去用心感悟,形成自己的看法,在班级交流中互为补充、互为完善,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谛。最后通过“我是组诗小高手”的活动,学生在将课文改编成小诗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文本,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达到润物无声的佳境。
        (三)创设个性化课堂情境
        在进行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及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处于更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课堂作为个性化阅读场所,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我的母亲》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整篇课文描述了作者记忆中母亲的爱,在导人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懂你》这首歌曲,将其作为背景音乐,之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等到你长大了妈妈就享福了》这一公益广告,使学生能够融人到母爱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在学生融人到课堂氛围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大家有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呢?自己记忆中的母爱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学生的记忆和内心情感,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学生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教学探索,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找到合适的引导方法,为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感知文章的真正情感。
参考文献
[1]常雅慧.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分析[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6-47.
[2]于宝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0):54-55.
[3]丁荣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阅读解析[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1-43.
[4]朱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4):106-108.
[5]张秀羽.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2):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