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曲比金果
[导读] 阅读是每个人的基本情感需求,它是人们提升思维能力、充实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
        曲比金果
        四川省美姑县牛牛坝乡小学校 四川省 美姑县 616450
        摘要:阅读是每个人的基本情感需求,它是人们提升思维能力、充实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开拓眼界的重要任务,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怎样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有效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文章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有效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阅读能力
        前言
        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与个人素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要求与日俱增,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了教师的重点教育目标,而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成为了加强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它有着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支点,是许多教师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
        在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具有作者自身的情感体现。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设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应该具体表现为:教师应对文章和材料紧密连接,把握具有深度的情感内容,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授课内容,以视频或是插图的形式将课本中的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外,还需要加强学生个人的审美体会,挖掘他们的审美潜力和创作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设置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环境,通过多媒体放映火烧云奇特景观的视频,当学生们看到奇幻美妙的风景后,就会迅速进入到教师布置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其中充分调动自身的兴趣,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好奇,从而进一步开展阅读教学。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又能学到很多课内知识,从而加强自身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打一个生动的比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一个表演者,而学生们就是台下看表演的观众。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反而对于教师的讲授从来不会产生任何质疑。这样的“满堂灌”方式并不灵活,不仅会阻碍学生的思维敏捷度,还会阻碍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意图,尽可能地将了解的所有信息和资料传授给学生,却从来没有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这也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也使学生无法获得知识技能,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探究的意识【1】。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教师讲课的内容或是自己产生疑问的地方提出质疑。思考的起点就是质疑,有质疑才会引起他们的深度思考,才能引发他们不断实践与探索,使得在课堂上产生有意义的、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怀疑精神,不断促进他们发散思维的提升,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大胆质疑,积极勇敢地将自己的见解进行有效提出。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时,辩论水平以及表达能力也会大大提升,促进自身全方面发展。

即便学生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也要积极反馈,耐心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并且进一步鼓励他们提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具备敢于提问的胆量,不断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果。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不懂就要问》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正确地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挖掘。教师:本课文是这个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它主要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上学的故事。他敢于独立思考,善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一遍遍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课文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用心动脑、勤学好问的精神。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提出疑问: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通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他们逐渐理解孙中山的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将良好习惯充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三、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一个充满鼓励与赞赏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心会比较高,身心发展也会更健康。作为小学的教师,不应该忽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评价,应该借助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光去赞赏每一个学生,要发现学生一点点的小进步与小成就,在充分的肯定中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鼓励与赞赏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当每一个学生得到鼓励后,都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充分激发学习动力与热情。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进行提问让他们不断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后获得自豪与成就感,不断在学习中提升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积极的交流与对话,完成作业的质量与内容,及时地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式评价,这对于缓解学生的对立情绪还是有着一定的帮助的【2】。
        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女娲补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建立语文学科阅读能力的自信心,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对学生的阅读成果予以奖励。师:小朋友,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女娲炼石的辛苦?学生:不知捏了多少天,炼了多少石子,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停歇。师:你读书很用心,表现非常棒。教师继续提问:此时此刻,女娲会怎样?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我仿佛看到女娲一直在辛苦炼石的样子。学生:我看到了女娲的头上流满了汗水,累得直不起腰来。师:你切身体会到了女娲的辛苦,真是深有同感。能把你们这种深刻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吗?教师指名一个学生朗读,师:你的声音很响亮,读得真好。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水平来讲,阅读教学还是一个充满了多种教学因素的不可推测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加强指导,把阅读的目的地真正落到实处,由此来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完全掌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课题。只有做到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增强学生的脑力,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妮.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34.
        【2】温亚文.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