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树荣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
摘 要:这些年来,我国对小学生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这个这多元化时代背景下,知识依旧是当下最强大的力量。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内容量也越来越丰富。小学语文教育中老师不应该只注重教孩子们识字或者认字造句,相反,通过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加强他们的语文专业素养。老师在开展阅读活动中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使得学生更愿意融入到阅读中,而整本书阅读便是一种创新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策略
语文这一门学科在小学教育当中非常重要,通过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得学生从整体把握阅读思路,可以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简单进行知识的浏览,更多的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优美的语句以及自己欠缺的知识,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在面对很多矛盾或者事情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个正确的思维去思考。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解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教学主要有三层含义,分别是
1.1 对整本内容的把握
所谓整本就是从全书的整体进行把握,思考,甚者包括序言与目标。当然整本并不是表面意思的一本书,也可能是一套书,也可能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书。与传统意义的单篇阅读有所不同,整本需要读者先从整体上把握阅读的意义所在,然后带着目标去进行阅读。
1.2 不同程度的阅读
对于不同的读物就需要有不同的阅读程度,有些读物只需要学生进行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而有些读物则需要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以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比如,学生在进行《伊索寓言》的阅读时,学生不能只是在看故事,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明白故事想要表达的道理。
1.3 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教学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育学者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同学进行整本阅读,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整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且进行引导性的示范阅读,逐渐使同学爱上阅读。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阅读目标,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从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以此制定教学目标。
2.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2.1确定阅读内容
想要学生阅读学习效率变高,教师就需要合理设置阅读内容和有效引导,帮助学习有效掌握阅读的重点。当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疑难时,才能完全地显示自己的能力,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自主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确定阅读内容时一方面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确定,比如在小学五年级根据教育要求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经典读物进行阅读,比如《红楼梦》《西游记》,不止符合教学要求,里面有趣的故事情节更是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在选择读物时需要参考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接受能力,因为整本阅读教学是需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阅读教学。如果学生对于教师选择的读物没有兴趣,可能在开始进行阅读时还能坚持,但是想要进行整本阅读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占主要地位,没有兴趣便没有学习的动力,从而会使得阅读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教师在确定阅读内容时,不止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更多的需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主要参考依据,以保证学生可以顺利的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2.2阅读过程中正确指导
有效的整本阅读教学需要以教师正确的指导作为基础与前提。教师在进行整本阅读教学时,可以从阅读目标,内容,方法,时间安排,监督推进,阅读评价等方面进行,大部分教师需要集中注意力在主题阅读方面,可以从作家,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从而读物的选择。比如在进行《西游记》的引导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对作者进行充分的了解,让学生了解作者吴承恩的写作特点以及写作手法,从而更好的理解读物。而对于阅读任务的布置教师也可以进行创新,比如可以采取问题式,笔记式,任务驱动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可以自主完成阅读任务,扩展知识面。除此之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任务管理,一是数量管理,而是数目管理,三是读法管理。教师可以采用“存折阅读法”,就是采用类似存在的记录方法,督促学生将所阅读的读物以及阅读心得进行有效的记录,并且对于记录教师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评定,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一方面是为了从学生的阅读记录中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可以根据问题及时调整阅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3组织读后讨论环节
一千人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以及理解都有所不同,如果在阅读后进行有效的讨论,则会大大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学习效率。低年级的学生思考能力有限,对问题不能进行充分的思考,从而导致在思考问题时遇到阻碍自己无法处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让学生能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在整本阅读教学完成后组织课堂的阅读讨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整合,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种读后讨论,学生自主围绕所阅读的读物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在阅读经典《红楼梦》时,可以使学生对书中不同的人物展开讨论,讨论贾宝玉的率性、多情、单纯,林黛玉的敏感、细心、淡泊,薛宝钗的外表冷漠,内心炽热,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学到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对的使学生进行读后讨论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见解。同时,学生不再仅仅依赖教师在课堂上针对阅读内容做出的讲解,学生自己也会利用读后讨论了解到关于课文的更多拓展知识内容,这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见解,做到了对一篇文章的精读。
3.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要不断地创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阅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能力的提高,还能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优秀的道德品行,激发出更多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性。与此同时,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发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效果,让小学生真正地喜欢上阅读。
参考文献
[1] 王玉元.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研究[J]才智,2018(10)
[2] 冯桂梅.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3]赵玲玲.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