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罗宁
[导读] 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科目,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罗宁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蒙田完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400
        [摘要]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科目,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语文的学习也是开展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使学习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情境创设是一种受到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尝试创设情境,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作出了相关的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不断创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重视方式方法的转变和优化,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以此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有效提升。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迅速提升。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因而对许多事物和知识都处于不能完全理解的状态。此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准确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探索,最终实现其语文能力的增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尝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相互配合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能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不仅能够带着兴趣开展学习和探究,同时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实现其语文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具体实物开展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不够全面,因而对于许多事物的理解都处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倘若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进行授课,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其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年龄认知,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尽可能选取合适的实物开展可教学,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眼界,同时也更容易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杨桃,让学生分组对杨桃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做到对杨桃外观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切杨桃,带领学生认识不同角度的杨桃,这样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贴切的情境。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课文中为什么要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形状?这样做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此时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结合杨桃的外形特征进行想象和分析,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二、创设参与机会,带领学生深刻感受
        小学生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群体,对于能够亲自参与的活动往往充满着兴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深刻感受。例如,在教学课文《捞铁牛》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操控鼠标来捞铁牛,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展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加深对所学课文的印象,深刻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和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而小学正是学生思维与智力开始提高的阶段,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将学习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进一步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下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此来不断丰富课堂活动的形式,构建寓教于乐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开展情景模拟,充分体会学习情境
        情景模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将课文内容演绎出来,不仅能够产生移情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充分把握文中角色的心理活动,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不断发挥个人特长,在成长过程中真正做到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自行进行排练,将课文内容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位扮演者都需要认真揣摩角色的特征和心理,通过肢体活动和语言、表情等形式将其演绎出来。然后,教师再请每个小组上台进行表演,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评分,这样的方式为课堂活动增添了一定的竞争性,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有效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当情景模拟结束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此时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并正确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不仅能够将教材内容形成表现,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课堂氛围,营造轻松、生动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审视自身的教学现状,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主动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积极尝试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高质高效的开展学习,使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付佳佳.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11):29-32.
        [2]宋亚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05):32-33.
        [3]刘贵凤. 论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J].科学大众,2017(13):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