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 ,营造高效课堂小学数学高年级开放性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黄红梅
[导读]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
        黄红梅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实验小学  514199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以传统教学为学生灌输,以讲为主,学生聆听的方式,从而导致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且难懂。实际上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上,教师如果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有着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探究;学生发展
前言:
        小学数学高年级开放性课堂研究,旨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入数学学科当中。教师以趣味教学、设计情景等方式进行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大大的提升的教学效率,对于学生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学科,了解学习方式,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一、趣味游戏导入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数学学科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那么就会觉得数学是一种不断的挑战性,对于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且当学生破解数学问题后,心中由内而外的会有一种成就感,由此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活动中,应该以趣味游戏导入教学活动中,增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位置’这一章节内容,主要是教导学生通过位置得到一个相应的数字编号,其对于学生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采用游戏的方式,利用互联网或者黑板,做一个教室座位的示意图,然后向学生们展示。如坐在第3排第4列的同学是张强,那么张强所对应的数字则是(3,4),从而向学生们展示,以数字来代表相关的位置。此后,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某某排某某列同学是谁?用数字该如何对应呢?这时,教师的趣味游戏导入教学模式,已经将学生兴趣所吸引,此时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或是在讲台展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节课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比如电影院,乘车等,都是与此节内容相关,让学生加强联系。由此可见,趣味游戏导入教学,也可以让数学变得非常的有意思,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积极地学习,且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同样的也离不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数学本身与生活就息息相关,因此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着重的考虑学生角度,这样让学生才能深入性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只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于问题展开思考,这样才能增加记忆,和明晰解题思路,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对于课堂教学很是有帮助。
        比如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的小数乘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乘法应用,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当中,此时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为目的,从而引出小数乘法问题所在,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小花,你的文具盒多少元钱?
        小花:2.5元。


        教师:假如你买了3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去多少钱?
        教师:全班同学都来思考这个问题,先将2.5元换算成角?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3个2.5元等于多少元?等于多少角呢?
        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们的脑海中,都会出现平时父母为自己买文具的场景,脑海里出现了情景再现,其次学生在这个时候,会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开始对问题展开了探索,在这个时候,许多学生就会采用已经学过的加法进行计算了。
        学生:2.5元等于25角,25+25+25=75角,75角=7元五角
        等学生用加法计算完后,教师再次创设问题情境,那么告诉同学,是否可以按照另外一种计算方式计算呢?2.5直接乘3,则可得出7.5,计算过程为.......
        由此,让学生在不断的问题中,开始发现小数乘法的方式。其次,教师在以同样的方式教导学生,对小数点后多位数的乘法进行引导计算,从而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潜移默化之中,不仅了解到了平日里,与父母买东西钱的交易计算方式,而且还对于知识有了进一步更深的记忆,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动手操作,促进理解,提高参与积极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许多问题都是可以进行动手操作的,老师加以引导,学生就能够很容易的理解问题了,且能提高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愉悦的方式学习,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动手操作不仅会让学生增加记忆,而且多学多练,是学好数学的一大技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好教学前的画面的导入,在课堂上用互联网为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画面。如不同形状的围栏、草坪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他们所认为的,两个不同的四边形,到底哪个面积更大呢?等学生思考完后,教师提出让每一位同学,按照一定的厘米,分别画出一个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然后用书本上的第一种求两个图形的面积,在一张纸上画满小方格,将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画进去数方格,一个方格代表一平方米,平行四边形不满一格的按照半格计算。老师创设问题,学生不仅动手操作,且在做的过程中,对于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了一个认识,这样的过程是带着一定的挑战性,所以能够快速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等学生做完这一切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除了这种得出图形面积的方式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计算吗?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索,同时准备纸板道具,将平行四边形变形成长方形,然后让每一位学生照着操作,拿着自己手中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进行思考。待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老师再进行讲解,同时将本节课堂内容的重点公式列举出来,加以讲解,由此可以让学生记忆尤深,且思维活跃,能够熟练的进入数学的学习中。
结语: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在数学的知识海洋里,你会发现数学是充满魅力的,不断的挑战攻克难题,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也是非常精彩的。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开放性教学的策略和方式,以学生的角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才能更好地学习好数学这门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郭志龙.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7(12):125-131.
[2]陆莲花.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0(15):62-63.
[3]刘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71-72.
[4]张建斌.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