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冯国雨
[导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工具的普及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冯国雨
        江苏省泗洪县魏营镇中心小学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工具的普及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数与计算教学中的知识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强化对变化规律的掌握能够有助于更好的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本文研究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展开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思考
引言:数与计算在生活和学习中都需要较高频率的应用,基于应用需求,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都占有较高的地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因此数与计算教学也显得愈发重要。
一、加强对数概念教学的重视
        义务教材把整数教学从原来的四段改为五段,即“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五段。同时调整了后三段的教学重点。“万以内”这个阶段,除了重点教学三、四位数的加减法、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外,还增加了乘数、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由于乘、除的数目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也能节省教学时间。“亿以内”这个阶段把认数范围扩大到万级,重点教学乘数、除数是三位数的乘、除法,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一些简便运算。“亿以上”这个阶段,再把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亿级,重点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等。实验表明,把亿以上的数和一部分概括性的知识移到四年级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材除保留原通用教材中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的分级、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外,从一年级起就加强数序、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如,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增加了数的组成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含义、数位以及更顺利地读、写数。
二、强化学生计算方法掌握
        重视笔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我国学生计算能力之强是举世瞩目的。但是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笔算教学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反对过分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已是国际性的共识。但反对过分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还是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义务教材在这方面的改革是显著的,除了较好地落实大纲精简繁难计算的要求外,还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让学生较好地理解算理上。具体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
        第一,对低学段的学生进行直观的计算教学演示,使学生明白四则运算的意义。具体做法可以是通过摆放教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乘法是加法的便捷性算法。
         第二,强化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例如直接讲解除法学生可能不能能直接理解,教师可以将除法竖式与小棒摆放进行结合,强化学生的理解。
         第三,笔算前的口算教学。

小学生对于每种计算方式都有不同的认知规律,在开展笔算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进行口算教学,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也对这一点内容进行了提出。例如在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学生可以先学习乘法口诀,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当学生具有口算基础后才能更高效率的学习笔算知识。
         第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利用既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的知识。例如在三位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两位数乘法的知识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此实现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倡导对计算方法的科学运用,引导学生高效的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不必要深入探究更加复杂的计算方法。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是学生利用思维思考方式在脑海中进行快速的计算,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快速性优势。口算作为计算能力的关键构成,能够为后期的笔算与估算教学提供便利性。笔算与估算能力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口算能力,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将会对后期的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制约。口算在学生的生活中也较为常见,不仅适用于学习阶段,还能够对其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下来看,口算既是其他数学计算知识的基础,并且口算还会直观的体现一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提出了“适当加强中、高年级的口算”数学教学指导,需要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四则和分数四则口算。为更好的实现这一教学指导目标,教师需要强化对以下几点的认知:
         首先,口算教学需要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流程中,对于第一学段的教学需要涵盖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表范围内的口算;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口算练习,并布置相应的笔算课后作业;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需要结合运算定律开展口算强化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其次,制定长期的口算练习教学计划,目前来说小学阶段的教学参考书中都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口算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加以重视,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段制定长期的口算练习教学计划,使学生可以熟练的运用和掌握口算技巧。然后,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口算算理,通过直观的教学强化学生对抽象口算知识的理解;最后,合理安排口算。教师应当注意笔算前的口算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能力,开展相对简单的口算教学,具有一定难度的口算知识需要放在笔算教学之后,使学生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衔接过程。
         以20以内加减法教学为例,该部分内容是学习乘除法的保障,学生学习加减法口算后能够为笔算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对于多个整数相加的教育内容,学生可以转换为简单的乘法,快速的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当学生具有一定口算能力后,脑海中的数学思维也逐渐产生,此时在进行笔算知识的教学,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在提升笔算教学效果的同时,口算能力也明显增强。
结语:小学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为重点,通过数与计算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初步形成数学思维与逻辑计算能力,并能够用于简单的生活问题计算。因此,教师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闵燕妮. 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23).
[2]马莉.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 000(004):188-188.
[3]侯玉安. 解读"数学思考"领会"数学思想"[J]. 环球慈善, 2019, 000(010):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