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程斌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开端,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程斌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依果觉乡小学校 616457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开端,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将知识直观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可以被称之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对学生逻辑性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深入理解把握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接下来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小学数学教师引以重视,加以规避。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备课阶段准备不充分,对教案没有进行充分研读,没有构建整体的知识网络,导致对知识的把握十分凌乱松散,只能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知识,不能将教材融会贯通,使前后知识没有关联性,不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影响根深蒂固
        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颇深,无法摆脱陈旧古板的教学模式,单方面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认为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毫无意义,甚至是浪费时间,没有给学生互相探讨的机会,将死知识强行塞给学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知识的由来,自然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也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
3.对新课标强调的教学要求理解不当
        新课标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出发点固然正确,但有些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这个概念,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讨,没有给学生构建整体的框架结构,没有规定讨论的内容与主题,整节课都变成了研讨会,这样使学生的研究探讨都失去方向性,变得毫无意义,难免有些学生会浑水摸鱼,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课后作业设计不合理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可以及时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教师对课后作业难易程度的设置存在问题,或是过难或是过于简单,难以发挥作业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应当采取的措施
        1.充分准备课程内容,细心研读教案,对教案有全面性的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将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与几何”时,可以和之前所学的“圆柱和圆锥”相结合,全面性地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几何意义的整体把握;另外,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具等辅助工具,例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准备好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供学生观察,或者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只是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二维图片,让学生观察其立体的形状,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2.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禁锢,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对知识掌握程度,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根基。
        例如:在讲解“分数乘除法”时,教师不能仅仅举一个事例,就强硬地让学生记忆乘除法的固有格式,学生询问老师为何如此列式,老师要耐心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原理,不能只是告诉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直接套用,如此,学生根本无从知晓其中真正的内涵,只能死记硬背,遗忘的速度也会加快,纵然学习效率并不低,然而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可行。
        3.对新课标的要求有正确的理解,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研究,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节约用水”时,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讨论点,如:水资源的现状、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组织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加了解水资源的相关情况。
        4.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教师讲授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会脱离教材,有很多同学在听课时也未曾翻开过课本,试想一下,对课本知识掌握完全的老师在授课前都要做好备案,反复钻研,更何况是第一次接触相关知识的学生呢?对课本不甚了解,是当代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要布置好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正式学习知识前对课本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在听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加快学习效率,也便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5.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后习题也是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的一个环节。妥当安排课后习题作业内容,有层次性地循序渐进的安排作业难度及容量,既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觉得无趣,又不能太有难度使学生丧失信心,在使学生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提高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生涯的基石,也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黄金阶段,教师一定要引以重视,直面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快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道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及对策思考[J].数学之友,2020(04):38+41.
        [2]何清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78-79.
        [3]张清强.浅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20(42):97-98.
        [4]杨素珍.新媒体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20(06):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