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宋戈
[导读]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
        宋戈
        奎屯市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体育教师如何完善学生在课堂的安全保护措施。倘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安全措施,而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结合自身在体育课堂的教学经验,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事故防范策略 初中学生
        引言:体育作为一门运动型教学课程,其教学内容为通过跑步、跳远和体操等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来保证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其通过身体来完成各项活动。对于长期呆在教室的学生而言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为此在体育的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在保证学生不受伤的前提下完成教学内容。
        1.当前初中体育教过程中学生伤害事故原因分析
        对于当前体育课学生受伤事故的原因笔者通过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外部的原因由于大部分家长与教师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导致部分初中生的体育课被忽略,体育课程的授课内容也逐渐简化,学生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体育锻炼,没有在之前的体育授课过程中养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思。同样由于学生长期呆在教室里学习的原因,身体没有经历过太强的剧烈运动,在体育课跑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等症状,导致学生在跑步时受伤。此外,由于初中生存在着逞强心理,对于一些体育器材不按照教师的要求使用,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正是由于大家都没有重视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才会导致一些列问题的出现。
        其次内部原因便是体育本身便是一门具有危险性的课程,在做剧烈运动之前倘若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对于一些危险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教师倘若没有做好充分的指导也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此外,在体育课的授课过程中,体育教程本身活动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是一个体育教师带领一个班级,而体育教程本身活动范围比较广泛,教师很难确保自己时时刻刻关注着学生的安全状况。以上种种原因的出现导致了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伤害事故的问题。
        2.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分析
 2.1教师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教育的责任感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负责人,对于学生安全防护措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态度决定一切,一个教师无论能力再强,教课水平再高,如果缺少一颗对教育热爱的心,对学生安全负责的心,就不会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也不会把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放到首要位置。为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自身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的身体指标、健康情况有着就基本的了解。

对于一些体制稍差的学生就要适当的为他们适当的降低体育课的难度,不要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要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例如当学生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体育教师要及时停止体育科目的训练,让这位身体不适的同学做出休整,而不应继续让这位同学强忍着痛苦而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学生进行的各项体育活动都要密切关注,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2.2规范课堂常规,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由于体育课需要做大量的运动,因此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上课纪律,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纪律的约束内完成本节课的授课内容。首先对于学生的穿着要做出一定的规范,例如做出上课时要穿运动服,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等基本要求。另外学生对于体育器材不可擅自使用,只有在教师检查器材本身没有安全故障后并教导同学如何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后,学生才可使用器材。在笔者体育课安全事故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安全事故就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在体育授课过程中擅自使用安全器材,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只有让学生增强了安全意识,学生才会进行自我保护,从而减少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使用体育器材做一些危险动作,进而减少体育授课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3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学生做一些剧烈运动之前,教师要确保学生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活动,不然很容易出现一些危险事故。基于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身体状况,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相应的准备活动,提前活动学生的肌肉和相应的骨关节,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此外教师也应该教导学生一些基本的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的事故处理方法,例如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抽筋的一些常见事件,告诉学生处理的基本方法,遇到这些事情不要慌张,从容淡定的应对问题。通过做体育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减少了体育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也会因为事前做好的准备,降低安全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并不是教师和学生单方面努力就能完成的。要靠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提高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不做危险系数较高的动作,教师监督学生体育运动的过程,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该项运动。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很好的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迪.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J.读写算,2017,21(30):210-210.
        [2]李勇.初中体育课上学生伤害事故的防范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6,56(12):119-119.
        [3]安志华.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伤害事故防范策略[J].科学导报,2016,58(9):89—96.
        [4]郭修金,周亦瑾.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与预防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