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峰
泰兴师范附属小学
摘要:水墨画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展现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水墨画的技巧非常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产生对于水墨画学习的兴趣。所以,学校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水墨画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水墨画的创作能力和欣赏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美术;水墨画;趣味教学
水墨画的教学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元素,同时也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水墨画对于作画人本身有着很高的技巧要求,如果只是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技巧并起不到提升作用。所以老师要加强对趣味教学的重视,让美术教学更加的有趣,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能力水平。
一、将游戏融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趣味水墨画教学形式更加重视加强教学内容的乐趣。为满足这一要求,老师可以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形式融入课堂当中,将学生对于这件事的兴趣转变为对于水墨画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游戏是小学阶段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式,将游戏环节融入到水墨画的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水墨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水墨画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1]。水墨画虽然颜色较为单调,但是具有多的深层含义,如果老师只是进行单调的讲解,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当中了解到水墨画的内涵。比如说,在进行课堂引入时,老师可以拿出一张宣纸,随意叫一个学生在宣纸上点两个点,再选择几名同学根据这两个点按顺序进行创造,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发展美术教学方式,保障教学质量
小学生正处于对于世界认知的启蒙阶段,虽然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在创作作品时却无法表现出来,不能够形成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从而影响了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在水墨画学习当中的被动形式,美术老师要不断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改善水墨画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愉悦的水墨画技巧学习氛围,不断激励学生将个人风格表现在自己的画作当中,进而让学生的作画水平得到提升。
当前多媒体教学形式在小学当中广泛使用,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在对园林水墨画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中国园林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中国园林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学生对园林产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在指引进行水墨园林的作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园林产生自己的见解,再通过老师的引导就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画作当中。
三、加强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想要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培养学生对于水墨画的鉴赏能力,可以让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指引学生对于水墨画卷进行全方面的欣赏,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到水墨画的魅力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欣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掌握一些作画方式和技巧,可以很好地让学生避免在自己进行艺术创作时误入歧途。比如说,徐渭的大写意泼墨画法,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画法的特点,并可融入到自己的画作创作当中,但是要告诉学生避免可以模仿的现象[2]。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名画,并为学生介绍作品之后的故事或是作者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的独特之处。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画作质量。
四、重视实践训练,鼓励创新创造
在绘画教学当中,临摹和写生是学生无法避免的两个学习阶段,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学生绘画能力水平的方式。对于水墨画的教学,临摹是最为基础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对于古代和现代名家大作进行临摹,可以快速让学生掌握一些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在对于临摹对象的选择上老师要注意选择一些较为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临摹欲望。比如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石开的《冬梅》,梅花是小学生有清楚认知的物品,在临摹当中也会根据自己对于梅花的认知产生自己的创作想法。为了能够让学生临摹效果得到保障,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在学生掌握水墨画作画技巧之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意创作当中了。
结论:水墨画在传统艺术的发展的传承当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促进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老师要采取趣味教学方式进行性水墨画的教学,以此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会水墨画的基础作画技巧,提升自身审美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焱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水墨画教学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62-163.
[2]李彩霞.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改革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