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周爱
[导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会因为个体差异性而呈现出不同的阅读理解效果
        周爱香   
        监利市周老嘴镇周沟学校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会因为个体差异性而呈现出不同的阅读理解效果。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解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个性化解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解读;阅读教学
        引言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并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积极的引导中学生进行自主自愿的个性化解读,在理解、感知、内化文本的过程中达到个性化解读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并能够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目标。个性化解读文章需要语文教师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虽然这种方式对教师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但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一、明确个性化阅读目标
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讲,阅读本质上属于心智相关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会对文章中的文字和符号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达到阅读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阅读的兴趣点选择最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真正形成自主思维认知习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再加上每个学生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也不相同,所以使得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效果、水平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不同的学生也会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阅读体验,此时,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阅读目标。
例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一课的阅读教学时,首先就要求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做好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其次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对文章展开研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同时还可以真正达到个性化解读的目标。再如,在进行《骆驼祥子》一课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中学生先从主人公形象角度着手进行阅读理解,同时结合《在烈日和暴风雨下》这篇文章进行人物形象的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老舍的认知,并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了解老舍、掌握老舍的写作习惯与特征,为后续阅读文章奠定基础。
        二、激发个性化阅读兴趣
任何学科的教学,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升了,目前,情境教学法受到很多教师的推崇,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进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时,对于诗词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多遍诵读,并借助多媒体将诗词中的情境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视频画面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边塞美景。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进行提问:“作者想象的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学生就会根据阅读中理解到的内容进行描述,通过描述会发现塞外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学生也会从内心体会作者的担忧。教师还可以根据诗词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情感带入,如看到朋友远处的身影并逐渐消失在风雪中的场景。通过情境创设发对文章进行解读,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自愿的进行情感阅读。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例如在进行《醉翁亭记》一课的阅读教学时,依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情境,同时将情感的聚焦点放在西南珠峰,并点缀出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随着这些情景逐渐推出醉翁亭这一主题。教师要趁热打铁进行提问:“作者是谁?命名者是谁?”等问题,从而引出相应的命名含义。这样的引导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
        三、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一部分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词汇的积累。在阅读中,有意识的地强化学生积累词汇、收集汇总语文资源的能力。语言表达属于情感抒发、陈述事件的一种重要途径,其本质就是思想的正常表达,语言表达的优美程度,很多时候都是取决于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只要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才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形象的表达出来。为了更快的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先从基础着手,可以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把教材或者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并且每周完成一篇作文,每个月再组织开展一次集体阅读活动,教师要对课外书籍进行详细的筛选,推荐适合中学生的阅读书籍。通过多种途径的词汇积累,使学生打好基础、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改善情感内化能力,提升阅读综合效率;对于一些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感受和鉴赏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进行鉴赏,并深入阅读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中的遣词造句、情感抒发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技巧体会文章的唯美之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期间可以根据基础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首先要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灵感(1)在语言上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将自己的所知所感进行表达;(2)在艺术审美上让学生在阅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体会文章的韵味,感受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情怀;(3)在哲学上,让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分辨思想中的美丑善恶;(4)促使学生理解文章整体结构及内容分布方面的“美”,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在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之下,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提升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的课文大部分可以归结到文学类里,所以导致初中生在进行阅读和理解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解读,从而提高学生对不同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推动初中语文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廖述海.湖南科技大学2015
[2]浅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三个维度[J].刘志军.??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