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仲伟莲
[导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要积极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仲伟莲  
        山东省寿光市建桥学校   262700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期间,要积极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即在阅读教学课堂之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阅读经验,引导启迪学生对阅读文章形成自身独有的理解和感受,这样才能让学生个性在阅读课堂之上得到发展与进步。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自然需要教师及时创新阅读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课堂之上借助于有效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体验,多引导学生参与到个性化阅读情境体验之中,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
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求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过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要求学生的思考必须跟教师的答案一致,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潜能发挥,而且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所以,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非常有必要,这样能够为死板的阅读注入全新的活力,而且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此,加强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意义
        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初中阅读教学课堂上有其存在的价值,其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得到个性化阅读体验。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教师需要寻找到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立足于语文阅读教学重难点来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与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让整个阅读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而学生也能在这种教学课堂之上得到全面发展与提升。除此之外,在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上,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身看法与观点,并且真正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方式来促进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实施,这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有效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二、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一)、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初中学生只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阅读文章,才能更好地走近阅读文本,准确真实地把握阅读文本的情感。文章就像是一座桥,在桥的一头是作者本人,在桥的另一头便是拿着书本的读者,通过这座桥有效便利地增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在阅读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内容的揣度,认真品读文本所赋有的深层意义。在《木兰诗》一课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鉴于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在阅读时候更需要花些时间去翻译,文言文本就晦涩难懂,如果老师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过少,大多数初中生以囫囵吞枣的形式阅读,学生能理解木兰为什么身为一名女子还要要替父从军?能懂得为什么古代女子不能行军打仗?而此时如果老师一味去灌输老师自己的理解,学生们也只能是机械记忆,似懂非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所以要想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得,就需要学生去花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努力建构想象。没有时间的保证,阅读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二)、创设个性化阅读课堂
        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合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便更好丰富学生阅读认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提前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动画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观看。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必定瞬间被抓住,而且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对话内容可以自己自由添加和创新,表演形式也自主决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锻炼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独立思考意识,同时创新热情也会被极大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师要适时进行启发式教学
        个性化阅读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还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启发。启发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疏通卡点,准确把握关键点。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偏差,教师要及时纠正,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个性化阅读课堂上,学生除要学习基本字词句外,还要用心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理解能力,给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目。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文章阅读,有可能选择的文章太难,或不太适合当前年龄段阅读,这时语文教师要发挥引导和启发的作用。有些文章的文学性特别强,学生对一些精彩片段赏析时,有可能难以理解,因为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体悟,适时启发,从而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大意。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世说新语》时,由于这部书主要是记载汉末到魏晋时期一些名士的言行与逸事,也暗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在启发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时启发,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卡点以及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享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由教师教变成学生读,让学生真正提升阅读能力,这才是个性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有了这种能力,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学生都能自由阅读,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人文气质。
        (四)、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在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上,有效落实读写结合能够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在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之上,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这不仅是个性化阅读教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关键。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苏州园林》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教师即可要求学生为苏州园林写一篇导游解说词,抑或者是要求学生按照文章写作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或者是学校,这样学生就能在读写结合写作中得到有效提升和进步,真正实现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目标。
结束语
        语文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实施个性化阅读,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既在文本中欣赏如画的风景、感受四季的轮回,更进行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感悟到真挚的情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让语文学习充满人性的色彩和光辉,构建了生命性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于宝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0):54-55.
[2]丁荣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阅读解析[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1-43.
[3]王小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37.
[4]朱梅.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9(04):106-108.
[5]于光荣.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47-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