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平
庆云县第二中学 2537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型的重要阶段,逐步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初中数学教材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和推理性,教师如果将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将使学生的思维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帮助学生形成用数学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作为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学生通过数学学科学习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良好价值观念、基础品质与核心能力。核心素养观念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把过去的知识学习目标转化成知识与技能,通过更新教学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不单单要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还要进一步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学习技能等方面展开有效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针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价值的探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应始终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习效率。而且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会使教学工作具有创新性,而教师要想落实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就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为深远,依然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授课,未能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和作用,以至于在教学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以及矛盾,像缺乏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和安排,也未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分离。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具备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不断地优化、完善数学教学体系,实现数学教学工作有序开展,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实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现状
(一)观念转变缓慢
首先,现阶段的升学体制中依然是将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且其他方面几乎不成为考量的因素,老师和家长在开展教学引导的过程中不得不受到考试成绩的制约,因而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会主导老师的教学方向和方法。所以仍然有大量的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将教学的重心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上。
(二)方法和内容单一
数学学科枯燥乏味的知识点以及相对单调的教学方法有可能会激发出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而造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以老师为主导而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会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这种枯燥的内容和单一的方法不仅不能很好地塑造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也不利于培养核心素养对学生在反思、综合、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品质的塑造。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一)融入知识结构,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
初中数学学科的发展中,各种理念与思想都已经融入数学课堂中,例如数形结合思想与几何知识的相融合。思想的融合使教学走上了更高的层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依然具有一定的问题,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等,导致课堂对学生与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只是对知识与思想的融合与培养是远远不足的,也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方式,使知识落实在生活中,在这一过程中获取更高的收获。
数学学科是对于客观实际的一种表达,因此其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只是注重知识的理论性是远远不够的,应结合实践性,从这两方面推动课堂的发展与进步。
(二)增强学生数学意识,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在以往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为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会注重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授课,虽然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是却导致学生的思维过于固化,逐渐对数学学科产生错误的认知,不利于实现其长远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关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题海战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学科具有的特殊性,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降低学习难度。所以,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核心素养,并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现自身价值,确保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发散思维。
(三)重视课堂导入,融入数学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由于过于重视教学结果,以至于忽略课堂导入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使课堂教学总体效果受到不利影响。然而由于初中学生有着较高的探索欲望,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学生无法保持集中学习的状态,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课堂导入教学环节,利用充满趣味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探索动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要重视核心素养观念的有效渗透,将其贯穿于整体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引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规律,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通过问题解决,融入数学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数学教师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从一定程度来说,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单纯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难以让学生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归纳、整理,找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中,给出问题:小明家安橱窗需要一块三角形玻璃,其中,一个直角边为60厘米,另一个直角边为80厘米,斜边长为100厘米,小明去玻璃店,老板只量了两个直角边的尺寸就开始切割,你们说老板的做法对吗?请学生按照小明的尺寸缩小比例后裁剪,和同桌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开始了探究之路,教师为学生引入“HL定理”,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找到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通过学生探讨后发现:首先得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再证明斜边和直角边相等,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掌握了知识并解决了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及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教学体制的限制和升学的压力导致老师和学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将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简单地处理成对解题技巧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而现阶段,社会大环境已经日益表现出能力和品质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导致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成为了当前的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雷延宾.基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教书育人,2019(25):50.
[2]欧雪燕.初探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9(70):71-72.
[3]郭志祥.浅谈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读写算,2019(24):111.
[4]徐佑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9(08):35.
[5]孙军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新智慧,201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