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新恒
山东省陵城区第一中学 2535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改革,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强烈号召,积极响应学校对教师教学活动创新的号召,并且通过对物理教学内容的创新以及优化的教学活动,来开展日常的物理教学活动。此外,高中物理教师还要能够针对学生各项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在其他科目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
引言
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人们的不断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高中物理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有了积极性才能激发对物理学科的热爱,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物理这门课程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创新型人才。因此,物理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的实践中,老师要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潜能。
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可以开拓学生的大脑的思考方式,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通过感知和思考问题来进行思维创新进而开创新成果。毕竟即便是高中物理老师,他们也会有出现错误的时候,所以学生不能仅仅依赖于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才最为重要,同时他们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高中物理老师在对加速度、力与质量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有一个实验是要求学生加强对摩擦力、拉力和合力的认识,要根据实验对这三者进行探讨,为了进行实验减少水平板的摩擦力,需要学生思考问题:“在去除不掉摩擦力的前提下,如何通过计算让实验结果更精准?”这一问题就是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思考的,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明白所学力的关系,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性思维,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的教学策略
①树立科学化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将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将科学当作基础与手段,将学生个体的完善作为目标。将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可有效表明教育的发展方向。②树立个性化的人才观念。其通常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就群体来说,需确保全体合格及个体冒尖;就个体来说,需确保全部合格且特长突出。③创造价值观的树立。创造不仅是人类的文明起源,也是人类实现有效发展与生存的重要手段。就国家来说,无法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属于教育的失败;就教师来说,学生的创造力无法实现有效发展属于教育者的失败。④动态化知识观的树立。创新教育通常要求物理教师动态化地呈现知识,不能将知识直接告知学生,不能通过教师、书本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压制,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需通过自己构建完成。
(二)营造适宜教学氛围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学习物理知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每次上物理课又要带学生去实验室上课,让学生接触实验,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全心地听老师讲课,老师可以多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学到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体现物理学的神奇与奥妙,同样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在物理学中,每个物理定律或者结论都是科学家用自己的方法得出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单一地讲解定律内容,要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家的创新和经历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主动思考问题。例如,老师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是如何出现的这个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之间探讨来解决这个问题,长时间后学生再有什么问题就会自己思考和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提高了课堂质量。
(四)创造性思维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应用
合作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础学习能力,高中物理教师除了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外,还要能够丰富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活动。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高中生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内容时,可以对高中生进行分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力的合成和分解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力及其大小,探究最终的合力是多少?”高中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探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简单的对于合力的问题探究,如“以一个中心点出发,向右的水平力为5N,向左的水平力为10N,求合力。”在高中生讨论出其最终的合力为5N,方向向左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再加大题目的难度。如“以一个中心点出发,水平向左的力为4N,垂直向上的力为3N,问其合力多少,及其方向指向。”这样的问题探究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以创造性思维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还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探索性实验的教学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材中的实验通常都是测量性、验证性的实验,教师需要充分挖掘验证性的实验,将其转变成探索性的实验,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实验内容,以使实验具备创造性,并通过探索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方法,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探索性实验不仅是其重要的实验内容,而且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概念与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需要依据《教学大纲》选择相应的实验课题,并设置高中生感兴趣的问题,而学生则依据问题通过自己具备的物理知识进行猜想和假设。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创新。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引导高中生学习“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说:“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已经对欧姆定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依然学习欧姆定律,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思考你会用什么样的物理实验器材以及物理知识来验证欧姆定律?现在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设计实验,并且要能够阐述清楚所用到的物理器材和相关步骤以及所用的物理基础知识,并能够说明每个步骤的作用和物理知识。”在学生开始正式的实验之前,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先帮学生回忆一些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高中物理教师把实验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物理知识的创造性,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来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深刻认识到物理这一科目的教学特点,根据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学生反馈来总结和改进物理教学活动展开的方式和方法。高中物理教师要能够在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多元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等,以灵活严谨的思维来进行物理这一科目的学习,促进高中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庞运寿.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41-342.
[2]史尚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七).: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511-512.
[3]李德超.试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77-78.
[4]甄士江.试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406-407.
[5]张鹏飞.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6(0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