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均
西安市雁塔区红庙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要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教师需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来优化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出新的路径,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持续进步,我国逐渐走向信息化发展时代,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对探究课堂进行构建,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教授给学生各种数学知识,创新各种数学教育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对数学教育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数学教学情境,或者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各种数学知识,以实现对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
1数学学科的特点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其与信息技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和广泛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变化方式主要是处于从具象思维朝向抽象思维方向进行过渡的时期,小学数学需要在这当中起到媒介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充当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对传统教学中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合理的解决,将教学内容不断扩展,信息技术采用画面、色彩和生动的信息媒体等方式,让小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促进其主动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开发其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将其主观能动性合理的表现出来,发展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数学学科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对于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很高的要求,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合理融合,能够从多个方面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实现转化,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首先,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它无法实现学生学习技巧的有效提升。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如同接受知识的机器,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将数学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并逐步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实现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2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探究课堂,不能总是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要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结合各种教学课件,让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2.3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调查发现,数学教师自身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数量很少,一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应学校要求或者参加比赛,教学应用很少。一方面说明数学教师的教育意识不强,将其付诸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想要取得成功,提高数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积极性是关键。
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不足,很多情况下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的滥用或不用,都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学生,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校或有关部门应该多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2.4转变课堂角色
信息技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大的储存功能,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快速实现资源共享还有数据调查。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见到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主导,然而伴随教学工作的进步与发展,现阶段的教育已经认识到了此种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然而采用信息技术,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小学生在上课之前自主预习,在课堂上的时间则要进行讨论以及重点难点知识的解答,这种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小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得数学教学的效果也有显著的提升。
2.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亲切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2.6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与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探究方法,实现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对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堂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保证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顺利开展。
2.7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第一,应强化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理念,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形成常态。这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图像功能合理应用,如信息技术的图像功能就可以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学生就能对概念较好的深化和了解。第二,加强信息技术和练习的融合。在对练习题的讲解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声音呈现功能,表现出练习题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起到有效点拨的作用,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第三,着重与综合应用的结合。在对信息技术实际的应用当中,需要和小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将相应的数学知识合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其能够对数学知识实现合理的应用。比如,在讲解“直线相关知识”时,就可将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动态的幻灯片或动画的形式,将直线很好地呈现出来,学生观察动画后更加轻松地理解两点一线的意思,并且直线的长度也不会受到限制,能够无限延长等。
2.8制作相关的课件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各种抽象复杂的信息进行直观化展示,或者在学生面前进行动态呈现,让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数学知识,突破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语
信息技术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科技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入,科技与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中已经谈及,为改善当下不良现状,希望教师应该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信息技术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姜宪英.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146.
[2]张淑琴.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144-145.
[3]何秋兰,徐占春.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7(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