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王丽红
[导读] 当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改工作已经渗透到了教学工作的每个细节
        王丽红
        哈尔滨市永源中心小学校   15033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摘要:当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改工作已经渗透到了教学工作的每个细节,教育科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填鸭式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已经使很多低幼学龄的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和畏惧的心理,数学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方式亟待改革,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低段数学,更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转变为一个个生动游戏贯穿,学习如同游乐,课堂就是游乐场,让小学生觉得“数学很好玩”,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针对这一理念,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
        引言: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对课本深层次的挖掘,存在僵化以及教条的弊端,而游戏教学的全新理念是指将教学理念融汇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当中,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摆脱了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注重互动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一、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不足
        (一)僵化、教条化
        1、缺乏互动,老师公式化的教学,学生公式化的听讲,课堂教学的主体始终是老师。
        2、学生过于依赖教材,教师过于依赖教案,本本主义至上,最终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始终存在的,而僵化统一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做题的机器,埋没了个性,抹杀了创造力和逆向思维。
        (二)单一化、应试化
        为了应对考试,老师往往将一些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必考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学生的解题思维模式也被囿于一个个的公式和条条框框中,而那些培养全面思维的知识点则被轻轻带过或者干脆不讲,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被指向为考试这一个目标。舍本逐末,忽视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和宗旨,
        (三)忽视了思维模式的培养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逻辑性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这个各方面的启发阶段,这种逻辑思维的养成远远重要于死记硬背各种公式和解题方法[1]。


        二、数学游戏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一)简单化、合理化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还处在启蒙阶段,无法理解过于复杂和繁琐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打了折扣,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游戏时,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游戏。
        例如老师在教授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课时,可以用纸剪出二十个方形或圆形,挑选几张纸片画上图案,让学生在白纸片上走几步,算算再加几步可以走到画星星的纸片,再减几步可以走到画菱形的纸片,还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去尝试另外的玩法,如某同学一次走一步,再加几步可以到规定纸片,某同学一次跳出三步,再加几次可以到规定的纸片,通过这些难度不高的小游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二)贴近生活,贴近实用
        以往的传统教学工作中,由于过于强调课本知识,忽略了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其实相对课堂上枯燥的公式和死记硬背的知识,多设置一些体验生活贴近实用的小游戏会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的思维,对学生的成长将受益无穷。
        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拿出人民币让学生参照实物学习人民币面值后,不妨组织学生做做实地操作的游戏,设置一个小剧本,让一位同学拿着人民币去找任意一位同学买东西,算一算他手里拿着的钱够买多少东西,应该找零多少,甚至可以“货比三家”,让一个同学拿着钱找不同的同学买东西,参照同一样东西的不同价格,算算哪位同学的东西更便宜,这种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远比枯燥的记忆和在脑子里计算人民币面值给人的印象更深刻[2]。
        (三)积极互动,自主探索
        针对被动教学方式使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缺乏独立分析判断的自主能力的弊端,教师要大胆的尝试摒弃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组织起来,互动起来,在一个个小游戏中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将自己淡出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全班学生采用自由组合,自由分组的模式,化整为零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分配任务,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观察不同角度可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象,互相交流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游戏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合理利用科学的游戏教学模式,用简单化,合理化的小游戏取代一堂堂单一的教学课,将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贴近生活贴近实用的实际应用将一个个单调的数字符号成为小学生们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好朋友,用贴近生活,自主探索的积极互动将一个个孤立学习的个体变为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团队,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小学低幼阶段学习低段数学的时候就为他们培养兴趣,打好基础,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1]陈勇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探究[J].教育观察,2019,8(33):27-28.
        [2]苏骁靓.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