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谭文君
[导读] 当前,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逐渐认识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谭文君
        湖北省恩施市逸夫小学
        摘要:当前,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逐渐认识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不断反思和探究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枕,从而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主动性;学生
        引言:小学数学在所有课程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标强调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质疑答疑的能力培养,将课堂所学真正理解掌握并学以致用。为此,老师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认知模式。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还是没有完成角色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理想,许多教师仍然没有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数学公式,规律结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直接按照考试要求套用公式进行训练,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学科相对复杂抽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又普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也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使得“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没有落实到位,对此,小学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反思改进更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二、提升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策略
        1.采用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采取开放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分析钻研解题思路,进行想法交流,共同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首先,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将预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问题带到课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中,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习的乐趣性和主动性。
        其次,结合小学当前阶段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合理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游戏互动的教学方式,将课本内容融入到游戏环节,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学会举一反三,重视数学思想的总结和提炼。
        另一方面,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PK竞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探讨大胆质疑,最后各组总结讨论后的疑惑,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和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营造积极主动,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2.巧用数形结合,完善教学模式
        数形结合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来解读和分析数学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计算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数形结合的合理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让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化和可视化,还能开拓学生全方位的解题思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用图形化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解答1 +2 +3 + … +100 = ? 运用连线的形式把 1 和 100连结,接着启发学生连结 2 和 99,之后连结 3 和 98,让学生思考其中的规律,学生经过观察和分析很快就能得出结论,有效地掌握计算方法,让他们在探索探究中增强求知欲,提高学习主动性,最后取得显著的成效。
        3.运用生活实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据调查,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遵循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有大量的课本内容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学生日常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讲解,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掌握如何进行合理的运用,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答现实问题,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家长也要做好配合,避免过度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放开双手,注重让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并且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
        例如,学生在经过“认识钟表”一课学习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第二天记录自己从起床、洗漱、吃早饭、到出发去学校分别的钟表时间点,并且通过对比,和学生共同探讨哪位同学把时间安排的更加合理,从而让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同时学会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能否夯实数学基础,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小学数学学科给小学生造成的困扰,学校和老师应该提高重视。从小学生自身成长特点出发,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合理开展趣味性教学实践,让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增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渊.“数形结合”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教师版) ,2013(3) :58 -59.
        [2]韦士广,李守才.情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生活教育,2014(5):272.
        [3]方初辉 .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J] .课程教育 研究,2020(04):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