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的再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高杰
[导读] 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部分,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学生心灵
        高杰
        辽宁省凌源市朝阳街小学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部分,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学生心灵,引导学生产生利他思想和亲社会行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着重围绕小学德育教育的再思考,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 管理理念??? 德育工作
        人的成功离不开高尚的思想品德,小学德育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素质和思想服务的,是为了给学生的成才培养应该具备的品质。新时代下国际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向了人才竞争,而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其学习的关键期内加强其思想品德建设,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不仅是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小学生“三观”的形成,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继承与发扬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而目前很多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认为传统文化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因此,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将德育教育渗入到小学教育的同时,将历史道德典故融入到小学教育中,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二)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生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学习成绩及能力的培养,而应促使其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意识培养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教师在促使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更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人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他的成绩、技能,最为主要的是体现在个人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代表,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信任,才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机会。
二、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小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和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1、加大德育教育的宣传和贯彻力度
        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帮助学校和教师树立科学的德育教育态度,形成系统化的德育教育教学计划,确保德育教育能够渗透到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更好的发挥教育培养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力度,定期召开德育教育宣讲大会,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学校和教师也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同家乡的沟通交流,制定有效的德育教育计划,和家长一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2.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德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必须要求学校能够从内部管理着手,创新内部管理理念,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

在过去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均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特征是固定化管理、效率低。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学校必须要创新“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还要将德育工作当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即创建德育处,使德育处和教务处对各班级和年级的德育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各年级和各处室必须要严格按照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方便年级教师或者处室人员进行德育相关信息的反馈。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德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和领导在教学和管理中应该要充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反思文化。反思文化主要是针对各科任教师而言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压将反思的精神和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每堂课上,教师均需要做好反思工作,如做好案例的编写和教学记录工作,要形成习惯,逐渐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让教师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效果;其次,合作文化。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均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但是,要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不能够仅仅将各教师的力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将每个教师的力量相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在合作中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乘积。因此,各教师一定要强化自我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和日常的管理中要相互合作和交流,优化资源整合,提高校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主要指的是让各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能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就管理队伍而言,学校应该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接受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培训之外,各管理队伍还应该要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如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交流大会中可以为管理队伍推荐管理类的书籍和文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做好必要的记录;最后,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书香环境文化,进行布置校园,通过将文化、景观和绿色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
4、举办多样化的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法定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如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传统的节日、校庆日等,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举办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保证学生德育的发展。例如,开学的第一周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定期让学生观看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以“孝顺、敬老”为主题举办多样的专题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学习雷锋”、“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小学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同时,其有效性的提升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专业工作者不断的探究和摸索,最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学德育教育体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